第一章 江邊老僧(1 / 2)

雪初融,天地蒼茫。

一老僧,行走江邊,草鞋破袈裟。

幾隻水鳥呱呱叫著,昭示著天氣漸暖。

江中漁船三三兩兩,漁夫歡快放歌,老僧眯著眼,抬頭往遠方看了一眼。

遠山如黛,於蒼茫間現出星星點點的蒼翠,但他目光極遠,仿佛穿透了遠山,翻過崇山峻嶺,跨越千裏,回望,眼中透著深深的疲憊與不易察覺的痛楚。

僧者,四大皆空,僧者,不為外物所動,然而,是什麼,讓這個念了半輩子佛經的老僧如此疲憊。

江水滔滔,漁歌已不可聞,兩岸已經漸漸變得陡峭,慢慢的,仿佛接於天上,高聳的崖壁,其上偶爾生出幾株怪鬆,幾分猙獰,幾分風骨,一如這名倔強的老僧。

小草經過一冬的沉寂,從地底岩縫中鑽出頭來,一抹鮮綠,其上沾滿初融的雪水,被老僧踩過,複又陷入泥中,不多會,又倔強地抬起頭來。

兩岸猿聲,湍流幾度,老僧忽然停住腳步,那江中,浮浮沉沉,赫然一個人影在浪中起落。

老僧再也顧不得心中傷感,匆匆奔了幾步,除下鞋襪,躍入徹骨冰寒的江水之中。

幾個浪頭打來,讓老僧顯得更加渺小,他咬咬牙,奮力遊去。

下雪不寒化雪冷,此時正是初春最冷之時,但本著出家人慈悲之心,救人之念,老僧哪有功夫管這些,這老僧,卻是真真正正的一名得道高僧。

待將那順江而下之人拖上岸邊,一股冷風陰陰吹來,叫人不自覺打起擺子,牙齒打架。

老僧伸手探那人鼻息,不覺一驚,再探他脈搏,卻是毫無動靜,此人肌膚冰冷,膚色慘白,隱約有些泡發的跡象,老僧歎息一聲,念起了《往生咒》,聲音空靈,與江水滔滔聲混在一處,仿若天籟。

念罷,亦不顧渾身濕透,背起那屍體,尋了處開闊地,此處麵朝江水,背靠蒼山,雲霧隱現間,彷如仙境,倒也是一處極佳的埋骨之地。

老僧放下屍體,尋了根木棍,吭哧吭哧挖了起來,濕衣緊緊貼在身上,甚為不便,老僧幹脆光了膀子,將那衣服丟在一邊,不多時,便是汗流浹背了。

挖著挖著,忽然感覺耳邊有人呼氣,這一驚非同小可,此時已是傍晚時分,太陽已偏西落下,隻留下一片昏黃的光彩,不出一頓飯工夫便會落入無邊黑暗。

佛家講求輪回,講鬼神,講宿命,在這荒郊野外,有些孤魂野鬼卻也不算什麼奇事,壞便壞在這裏,老僧浸淫佛學多年,鬼神之說早已刻入骨子裏,乍逢今日撈上一具屍體,溺水而死有一說便會化作孤魂野鬼,他豈能不慌。

初時還道是錯覺,此時冷汗涔涔,感受卻更加明顯起來,脖子上分明涼颼颼一股柔弱的氣息,老僧哪敢轉頭,便定在那裏,想要開口,卻絕喉中似乎有什麼東西堵住,當真可怕。

老僧怕極,耳邊甚至能清晰地聽到自己的心跳以及近在咫尺的呼吸。

“嗬嗬……”

一聲鬼音鑽入耳中,老僧再也堅持不住,癱倒在地,落入自己挖了大半的坑中,已經昏厥過去,在昏厥之中,身子兀自瑟瑟發抖。

“嗬……”

又是一聲鬼音,叫人不寒而栗。

“咳咳,嘔……”

一陣劇烈的嘔吐聲,隨後是呸呸幾聲,殘留在天地的最後一絲光明終於消逝。

不知何時,一輪彎月爬上夜空,在這條山道上,一抹雪白的身影踏著石階,艱難前進,背上背了一名赤裸著上身的光頭和尚。

夜鳥咕咕而叫,猿猴嘯月,讓這條路,充滿了玄幻色彩。

隻聽那身影邊走邊罵,道:“老和尚,你怎麼那麼沉!”

和尚嗬嗬道:“貧僧整日青燈古佛,渾身便隻剩一副骨架,又何來沉重隻說,倒是施主你,生得五大三粗,卻是氣力不濟,倒叫老僧有些鄙夷了。”

“靠,鄙夷你妹啊,老子是被泡發的,再說現在是誰背誰啊,有能耐自己走!”

“哎,施主,話不能這麼講,佛家賜了我們血肉,這身皮囊便是我等活在世間的明證,然而,血肉之上卻還有我們的思想精神,若是精神受創,自會反饋於我們的血肉之軀,產生諸多弊病,便如我現在這般。”

“靠,說來說去還不是你被嚇得腳軟,虧你講得好聽!”

“施主,請問,這個‘靠’為何意?”

“靠,連這都不知道,‘靠’字博大精深,可以用於表達諸多情緒,如喜悅興奮悲傷憤怒尷尬困惑等等,靠,別岔開話題,你是不是打算把我埋了?”

“哦,這倒有趣得緊,與佛家所雲的四大皆空的境界似乎有些殊途同歸,竟將這許多情緒歸於一個‘靠’字,施主真乃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