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自然毀滅人類,現在人類毀滅自然。照這樣發展下去,我們生存的空間將被垃圾充斥……
我站在河邊的垃圾“山”,被眼前亂七八糟的景象驚得呆住了。難道這就是我日思夜想的地方——故鄉的小河?
這是一條僅有幾米寬的小河。死氣沉沉,已不再流動,河底滿是汙泥、糞便、廢礦石,河水被映成了暗紅色。河岸上到處堆滿了灰渣,果皮,廢棄物,像一座小山。兩旁的莊稼地裏稀稀拉拉地長著一些不知名的野草。站在河邊,隨風吹來了一股令人作嘔的氣味。垃圾山的周圍,一個個洗衣台兀立,似乎在嘲諷這條曾經有過“輝煌”的小河。幾棵梧桐樹,耷拉著腦袋,傍著軀幹,在訴說著幹涸的痛苦。
望著眼前的這一切,記憶把我帶到了七年前:那時的小河真美。河水清澈如鏡,一眼就能望見河裏的小魚在自由自在的嬉戲,小貝殼關緊大門在睡覺,水草隨著細波翩翩起舞。河兩岸翠竹茂密,碧草叢生。站在城邊最高的香水山上俯瞰全城,小河像一條玉帶繞城而過,成為小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小河是我兒時的伊甸園:春天,我們在河岸上放風箏,捉迷藏;夏天,小夥伴們光著腳丫,穿著褲衩,在沙灘上挖水溝,砌“城堡”;秋天,我們拾起落葉,把它們拚成小船,讓它隨波而下;冬天,小夥伴們又帶來漁竿,火柴,躲在竹林裏燒魚……在小河的懷抱裏,我們一天天成熟起來,我們與小河的感情也是與日俱增。8歲那年,我隨父親離開了小鎮來到了繁華的都市。
趁著這次暑假爸爸回小城探親之際,我決定和爸爸一起回故鄉,去看望我日思夜想的小河。臨行前的那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我和小夥伴們又來到小河。我們一起潛入水底摸貝殼,一起在岸上“過家家”。大家遊啊,跳啊,快樂極了……
可是,現實擊碎了我的美夢。
望著這條已經成為汙水溝的小河,我深深地埋下了頭,眼眶中噙滿了淚水。我不忍的再看這條“傷痕累累”的小河;不忍心再看到她“奄奄一息”的痛苦模樣。
同行的叔叔告訴我:前些年,縣裏為了發展經濟,在河兩岸修建了許多礬廠。大量的工業廢水排到小河裏,毒死了魚蝦。這兩年,河兩岸的群眾為了圖方便,將汙水,垃圾倒進小河裏,使小河變成了垃圾處理站。聽了叔叔的敘述,我的心在哀歎:過去自然毀滅人類,現在人類毀滅自然。照這樣發展下去,我們生存的空間也將被垃圾充斥,我們遭受的汙染時刻威脅著我們生存的權利……
我走了,帶著一顆失望的心走了。故鄉之行並沒使我高興。現在,我要走上街頭,向家鄉的父老鄉親們呼籲:“救救小河!”
連潤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