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遙寄童心(1 / 1)

野菊花又開了,我們終於長大了。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不知什麼時候,英在我背後拍手戲歌。

英,是我的好朋友兼知己,矮矮的個頭,頭上一對山羊小辮,一雙小手時不時地動著,顯得十分靈巧,我愛好詩詞歌賦,她喜歡書法繪畫。我們自小就穿著所謂的“連襠褲”。

我們一起度過了金色的童年、充滿朝氣的初中時代。她考入了雲西中學,我就讀於什邡中學。一樣的曆程!記得小學一年級時,有一天她拉住我,悄悄對我說:“咱們做好朋友,好嗎?”她的聲音很小,臉頰微紅,像做了錯事似的。

從此,我倆便形影不離。那充滿歡愉的小河裏,那帶著神秘感的大片竹林裏,那有著恐怖氣氛的陡坡上,都有我倆的影子。於是水中的魚蝦,竹林裏的小蜻蜓都成了我們的好朋友,我和英則是快樂小天使。

冬去春來,燕兒回巢。和許多孩子一樣,我和英也跟著春姑娘去“踏春”。看田野裏的野花,又香又淳,那圓潤的露珠在它身上抖動著,就如同藍色天幕上的星星,綠綠的散著光。

在我們的心裏,有時天穹就跟魔鬼似的喜怒無常。一場殘酷的雨將春姑娘趕走了。留下的隻是陰暗與冷清。在一個酷似冬季的春季早晨,學校操場上,一隻幼鳥在雨水中掙紮,我捧起它,直到它的身軀逐漸冰涼。英說:“咱們將它埋掉吧!”善感的心靈不覺微微一顫,我們用一個小火柴盒,裏麵墊上了軟綿綿的細鵝毛絨:這樣,它就不會太冷。我們將它埋掉了,在它的墳前,我們為它種上一株樹苗,樹苗將與我們一起長大。

野菊花又開了,我們終於長大了。也不像以前那樣淘氣了。我的家裏,她的家裏,教室裏,時常傳出我們的誦讀聲,談笑聲。她的房裏掛滿了她繪製的圖畫,龍飛鳳舞的書法作品;我的房裏掛滿了征集來的名家名言,唐詩宋詞。她時常學我,左手背在背上,右手用筆頭輕敲腦門,在院子裏踱來踱去,我時常學她,手握大毫筆,搖頭晃腦,布雲行雨……

童年趣事,數不勝數,轉眼成為過眼雲煙;時時在腦海裏晃動。而今的我們各為前程奔波,學業漸重,書信漸少,更不要說見麵了。有時,我心裏會浮起一縷莫名的惆悵。隨著歲月的流逝,是否終能擁有這遙遠的記憶,童年的知己。“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話畢竟是用來自慰的。現在的我不就是一個人在欣賞著“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麼?

人生“朋友易得,知己難求”,童年的朋友,你願意是我永遠的知己嗎?

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