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處,心中不禁一陣後怕,因為如果那樣的話,他這輩子也別想和心愛的穎兒結婚了,一想到不能和穎兒在一起,就感覺仿佛天塌了一般,令他害怕不已。
趕緊搖頭,將這可怕的念頭驅逐出腦海,繼續看下麵的內容接下來是關於魂魄與人的情欲的介紹。
人有三魂七魄,七情六欲,七情藏於魄,六欲隱於魂。六欲無根,不能自我表現,但在七情的推動下,卻可以令六欲滿足。
但修道之路,卻需克製七情,才能寡淡六欲,從而使得修習之人不被外物迷惑,專心修習,獲得天地大道,要不然將會魔劫重重,稍有不慎,就會灰飛煙滅。
秋少誌這才明白,原來自己看到的那七道光彩,竟然是自己的七魄,怪不得在看到他們時,有種他們就是自己,自己也是他們的感覺。
但對於修道就要克製情欲,秋少誌卻頗不讚同,自語道:“如果讓我忘掉父母,忘掉瑤兒,就算是灰飛煙滅,我也不願變成那樣無情無義的人。”
略微想了一下,便將這在他認為是無稽之談的說法拋了開去,繼續往下看。接下來便是一套幫助修煉之人更加深刻的感受和理解生死二氣的太極拳法。
秋少誌興趣大起,當即便沉入了進去,拳譜最後總結道,太極分陰陽,左手陰,右手陽,左腳陽,右腳陰,陰陽相互轉換,沒有絕對,切勿死守意念,太極之道,旨在圓潤如意,體會生生不息的循環輪回之妙意,需勤加練習,切不可懶惰。
再往後,便是關於凝聚金丹的方法了,這回倒是有些出乎秋少誌的意料,因為關於金丹的凝結方法,和《金丹大道》上介紹的竟然極為相似,都是感應天地靈氣,不同隻是一些感應時需要注意的細節而已。
當天地靈氣凝聚的足夠的程度後,便會發生質變,從而使得生死命氣聚為一體,結成超脫生死的本命金丹。
讀到這裏,秋少誌再次為寫下《金丹大道》的那人感到惋惜,他猜對了結尾,可開頭,卻偏偏差了那麼一絲,導致結果也是天差地別。
金丹結成後,人便突破了這個世界的桎梏,從而不被這個世界所容,會感受到另一個屬於他的世界,如果凝結金丹之人之人不願離去,便會有無情天劫降下,將其摧毀,因為這裏不容許有不被這個世間所控製的東西存在,不管是人,動物,還是其他事物,至於原因是什麼,上麵卻沒有介紹,也許張三豐也不得而知吧!
在金丹篇結束後,便是有些關於所謂的另外一個世界召喚的問題,不用尋找,便自會感覺得到,通過它的指引,便能夠找到進入另外一個世界的入口。
而張三豐所找到的入口,就是一顆大榕樹,上麵詳細的敘述了有關榕樹的方位,以及其外貌特征。
秋少誌仔細的後院的榕樹比較了一下,真的和書上說的一模一樣,怪走不得祝老頭那麼肯定,說這顆榕樹就是進入另外一個世界的入口,但他越想越覺得難以置信,實在不明白,一顆普通的榕樹,怎能夠在萬年的歲月中,依舊完好無損的保留下來。
再往後,便是空白書頁了,秋少誌將書放在一邊,盤腿坐好,自語道:“管他是真是假,達到金丹境界後,一切迎刃而解,還是先將築基之境凝聚完整才好。”
築基方麵,他也隻是凝聚了生命之氣,對於那個傳說中的師傅所說的死命之氣他可一點都沒有凝聚,而且也從來沒有感受到過,心中也是充滿無盡的好奇,不知道這死命之氣是個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