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你敢稱第一(1 / 2)

第一百八十四章:你敢稱第一?

劉伯溫下午又去了一個地方,哪呢?就是張孝童收服黑邦的地方,八裏台立交橋下。

這個地方還是一如既往的熱鬧,沒有黑幫的幹擾,這裏更加繁榮了。地方政府又進行了合理規劃,這裏成了綜合型服務場所。

作為算卦這個特殊職業,這裏更是隨處可見。最熱鬧的是中心地帶,一排能坐好位卦師,有看相的,有摸骨的,有用奇門遁的,有用八卦的,就是八卦,也分好幾種流派,有用六爻的,有用鐵板神數,有用梅花易數,不一而足,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特色。

劉伯溫也找個坐位坐下來,把自己招牌也擺好。同行們都看了看他,幾個臉色刷的拉下了,因為他的廣告詞太紮眼了。你天下第一神算,我們算什麼?

幾個人相互看了看,示意坐在劉伯溫旁邊的那位卦師一下。那位卦師明白,向劉伯溫說:“生途丙嗎?”

“丙”,劉伯溫隨口答道。

“本戊己?”

“非本戊己!”

劉伯溫的答話眾人挑不出毛病,隻好忍氣吞聲,待會有求算者看看他本領再說。

別小看那簡單的聊幾句,不是本道中人你還真回答不上來。

那幾句是卦師的行話,意思是問,生意好不好?是不是本地人?古時各行業都有自己的行話或規矩。比如黑道上的人稱官差為條子,稱霧為龍,稱老鼠為耗子等等。黑道人很注重行話的,聽一小混混講,有次有兩個大哥帶他去踩點,就是去偷東西,他第一次不懂,隨口說句:“今天霧好大呀?”結果那兩個人扭頭回去,把計劃取消了,就是因為他沒說行話,霧同無,不吉利,何況霧是龍,說霧犯了忌諱,觸犯龍會倒黴的。‘

江湖中有些規矩現代人不在乎,但當事人還是守那些矩規的,比如說評書的坐船不要錢,這也是行規,傳說,說評的鼓棒有兩個,後借給船家了,從那船就有了槁,船家承說評書的情,過河不收說評書的船錢,至今這規矩也在,哪怕是輪船也認這個賬。

所以那些卦師沒有理由趕劉伯溫走。隻能從別處挑理了。

由於劉伯溫長的仙風道骨,氣度不凡,不一會來求卦的都到了他的攤前。劉伯溫也看出幾個人對他的不滿,所以他把機會讓給了他人,反正他不以算卦為生,於是說逍:“我的規矩是一天算三卦,現己算完,你們找別人去算吧,當然若你們覺得有不準的情況,也可以讓我為你指點迷津。”

求卦者隻好轉向其他卦師,這個舉動讓其他卦師刮目相看,人家多明事理呀,一點也不吃獨食。

但是不一會,這些求算者開始不滿了,因為今天這些客人有些特殊,不是尋常百姓,而是結伴而來的企業老板,他們都很有見識,對這些卦師的一詐,=嚇,≡忽悠保守的很嚴,這些江湖卦師套不住這些的秘巒,光靠忽悠忘麼能算出什麼結果呢?不是算的不準,便是斷語模糊兩可,算了半天,他們沒得到一點有價值的東西。

這些人也不在乎一點卦禮,扔下五十元錢便想離開。

“再也不來算卦了,算半天等於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