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孔明vs劉伯溫
劉基(1311—1375),字伯溫,浙江青田九都南田山之武陽村(今浙江文成縣南田鎮嶽梅鄉武陽村)人。青田縣在元末屬江浙行省處州路(今浙江麗水),東臨溫州路(今浙江溫州),境內多山。南田山在青田縣城南一百五十裏處。南田山的形勢,乃是“萬山之巔,獨開平壤數十裏,號南田福地”。《洞天福地記》中記載說:“古稱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
劉基天資聰明卻好學習,聰慧過人,由父親啟蒙識字,十分好學。閱讀速度極快,據說七行俱下。12歲考中秀才,鄉間父老皆稱其為“神童”。
劉基一生成就輝煌,是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傳說中更是一位預言家。他所著的《燒餅歌》更是預言了華夏未來.俱皆應驗,溫預測了什麼事呢?就是朱元璋之後500年的事,像什麼土木堡之變,魏忠賢專權,崇禎吊死到煤山,滿清入關,康雍乾盛世,漢人剃發,大興文字獄,等等。說白了,開句玩笑,什麼乾隆皇帝若幹年前,在濟南大明湖畔碰到夏雨荷,他都能預測出來——《還珠格格》裏的事他都知道。連近代抗日戰爭等以後很多事件都無差錯。
如此才華,當然自傲之心難免,尤其對曆史上的孔明一直耿耿於懷,總覺得自己不比孔明差,生時不是一個時期也沒法當麵求證呀,於是打起開挖孔明墳墓地的打算。
孔明生前早料到後人有人盜其墳墓,定下人生最後一計,遺囑給劉憚,他死之後,要葬在定軍山,由四個人抬棺,棺材繩在哪斷了就葬在哪裏,不允許送葬者跟隨。
後主劉憚依言派四名壯漢抬棺而行,但抬棺用的繩子又粗又長,怎麼會斷呢?四人有了煩了,走到偏僻處,隨便挖個坑,哪知剛挖好坑,隻聽轟隆一聲,棺材落入坑中不見了,四人隻好填好土回去交差。
都說劉憚是個懦弱無能的人,其實冤枉他了,隻是因他的對手太優秀才顯得他有些不堪了。相反劉憚很聰明,見四人這麼快就把相父埋了,不相信,於是嚴刑逼問,四人道出偷懶實情,劉憚一怒殺了四人,而孔明之墓下落也就沒人知道了。
是故,孔明之墓沒人盜取,一直完好,但別人不知,豈瞞過五百年後的劉伯溫?
劉伯溫是著名的風水師又是神算子當然難不倒他,於是率領土兵找到了孔明墳墓,高傲地在碑文上寫道: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山河劉伯溫。意思是你孔明有能耐嗎?比我還差點!
士兵見劉伯溫在高人麵前如此無禮,都不敢說話。打開墳墓一看卻傻眼了,隻見墳墓裏幾+口大缸,供養一隻油燈,缸內油所剩不多,眼看燈要滅了,燈旁石碑赫然寫著:“小劉,小劉,快添燈油!”意思明顯是說:“我知五百年後出你劉伯溫,你可知五百年後又出個誰?”
劉伯濕此刻仿佛站在人家孔明眼前被人斥問,頓吋嚇的一身冷汗,羞愧難當,馬上命上擺上供品,上香致歉,心中不得不感慨:“諸葛亮,我不如也!”
從個人人格上看,劉基是輸了,特別是臨終結局上,孔明死時,三軍跪地,舉國哀悼,而劉伯溫雖然躲過朱元章火燒慶功樓,辭官返鄉,但還是被陰謀毒死。死後才追封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