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文鬥才子(下)
張孝童也不怕四人觀看,他們看了又如何,寫詩需要長時間感情醞釀並內心對某種事物有共鳴才能成詩,傳言曹植七步成詩,其實他身在兄弟之間爭權奪位的環境中,心中早預感到有兄弟相殘的一天,詩早存在潛意識中,不然也不可能七步成詩!同理,四人再有才也不可短吋間內寫出成功的詩來!
張孝堂揮筆如雨,很決寫了三個版本的同意詩:(文藝版)
雨微芒,蘭亭遠望;
後來輕攬婆娑,深遮霓裳。
你說春光爛漫,綠袖紅香;
後來內掩西樓,靜立卿旁。
你說軟風輕拂,醉臥思量;
後來緊掩門窗,漫帳成殤。
你說情絲柔腸,如何相忘;
我卻眼波微轉,兀自成霜。
(詩經版):
子言慕雨,啟傘避之。
子言好陽,尋蔭拒之。
子言喜風,闔戶離之。
子言偕老,吾所畏之。
(離騷版):
君樂雨兮啟傘枝,君樂晝兮林蔽日,
君樂風兮欄帳起,君樂吾兮吾心噬。
張孝童一氣嗬成,寫完把筆一放說道:“好了,我己完成任務,各位請吧!”
四人你望我,我望望你,他們看了張孝童所寫不敢下筆了。
的確所為英文詩,這詩就令人回味和反思了,寫成不同版本的中文詩,使這首詩更具藝術魅力,四人都看傻了,心中有一個共同的念頭:“扮豬吃虎的怪物,你才是以才入道的好不?”
徐可卿打破沉默;“原來是同道中人,我們幾個甘拜下風,麻煩你再把這首詩改寫成律詩可以嗎?”
其他三人也服氣了,用乞求的目光看向張孝童。
張孝童見好就收,畢競這不是自己的本事,純屬借花獻佛,爽快的說;“當然可以!”
他提起筆來,一首律詩躍然紙上;
喜雨卻怕繡衣濕,
好陽偏向樹下倚。
愛風總把綺窗關,
叫奴如何心向伊?
四人這回徹底服氣了,唐伯虎抱歉的說:“剛才有些失禮了,不過依你水平怎麼會不能以才入道呢?”
這也是現場所有人的凝問,張孝童被詢問的目光包圍了。
張孝童不再隱瞞:“因為這些詩歌皆不是我個人所寫,況且人間詩歌己發生變化,隻重內涵而不重形式和格律,是一種比較自由的表達方式。文章亦是如此,所以古體詩很少有人寫了。”
“不對呀,你剛才寫的不挺好嗎?現代人怎麼不繼承和發展古體詩呢?”祝枝山疑問逍。
“因為大多數現代人受不了條條框框的約束,崇尚自由,況且現代詩歌也有它獨特的魅力!”張孝童公正的說。
“那你念幾首現代詩歌讓我們也見識一下唄,”文征明開口道。
張孝童就念了幾首他認為較優秀的現代詩歌《最遙遠的距離》,《一株開花的材》,《再別康橋》等。他在大學學習一直很好,也參加過學校詩歌郎誦讀,這些詩從他嘴裏念出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