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陳安茶鋪(1 / 3)

造物弄人皆是緣(三)

慕禪

誰能配用上著兩個字

幕乃鮮卑一族帝姓。黃帝的後代中曾經有一支到北方建立了鮮卑國。鮮卑國的公族當中有的姓慕容。後來漸漸簡化為單姓慕,就是現在慕姓的起源

禪,達摩西來一字無。禪本就不是佛門之字。堯帝是首推禪事亙古第一人,禪的鼻祖。禪的創始人。後人何以為禪名。佛雖以修禪為名,卻無人稱禪。

二者皆於帝皇息息相關。為何一個在深山修行的小和尚會有如此法名。天門寺修行法名不似正常佛門,皆是自身緣法所致。枯大師枯字亦是如此,難道佛中亦有帝皇,亦或是本就是帝皇之身。

護國寺何以為名,上代帝皇所賜,此中大有緣由,當今帝國的起源非比尋常,乃是亂世一統,頗具當年秦皇風範,帝國帝王遭遇災禍,流落寺門被僧人所救,後來又因此故護送帝皇尋至大軍所在才有當今帝國之勢。上代帝皇念此不忘,特賜名此寺護國二字,護國寺由此而來,因兩代帝皇大力宣揚護持已成三大佛寺之一。因此論法大會才選定在此召開。

天下間所有的路都是相通的,無論走那條路隻要你有方向,必然會到達。各地僧人開始不斷從自家寺門出發前往護國寺,何為論法,論法,辯法,知法,明法,對佛教經文的理解,讓別人認同你的道理,佛法,非自身法,廣大眾生,無量生靈皆可修行,此便有論法一說,意為傳揚佛法,讓眾生知明其法。

護國寺圓淨大師之所以佛名遠揚,是其十年前論****上其獨特觀念,被當時僧侶所辯解無終。佛曰:眾生平等,法門相通,何以佛法之分,小乘大乘。

北平城名刹頗多,若論莊重宏大,護國寺可謂第一,原因無他,護國二字早已表明。

往往小故事的開頭通常是正午無人之處的茶舍之內,今天亦不例外。

茶鋪開的位置亦是從北麵入北平城的必經之路上,春將去夏而至的時候最讓人鬱悶不止,然而開茶鋪的陳安卻不這麼想,一年之中每逢入夏便是他這茶鋪生意最好的時候,而且每逢這個時候人總是特別多,因為城裏要開論法大會,他這個茶鋪亦是由此才開設於此。

陳安這裏並不隻有茶,亦有不收銅板的清水或者有時候亦會多些免費的饅頭,這一切也是因為論法大會,因為來的和尚僧人太多,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一路施舍而來。

這麼說開設茶鋪豈不是是在做虧本買賣?非也。論法大會召開之際亦會舉行一場江湖武林之中的小比,因此從這裏路過的武林中人也不少,這些人多是大方不已,在陳安記憶最深的莫過於上年這個時候,可是有人隨手就丟了一錠金子,雖然如此大手大腳的好事並不多見,但是偶爾卻是些少年俠客不知貴重,往往幾十個銅板就足夠的大碗茶就隨手丟下一錠銀子瀟灑離開,至少在陳安的感覺中,那動作確實瀟灑。

不過陳安今日卻遇到了一件特別別扭的事,眼前這一老一少兩個素淨和尚僅僅喝了兩碗清水,吃了兩個饅頭這老和尚便要給錢。

陳安信佛,往日遇見此等情況必是揮手不取分文,而且這兩個和尚看起來取這幾個銅板亦是身上不多的錢財,何以稱的素淨,那布衣僧袍已經洗的有些發白,上麵打著補丁,看上去如同一個鄰家老大爺的模樣,隻不過多了一個光頭罷了如此模樣亦是堅決要給了這一餐食錢。

陳安無奈卻也隻好接著。眼下這兩個和尚還在茶棚歇息,約莫會是行這一上午路太過疲憊。

江湖中什麼樣的人物不缺?俠士,惡徒,下來便是一個很俗的劇情,少年俠士路見不平拔刀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