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含聽聞笑的合不攏嘴,自己的這個參軍還真是體貼人意,為自己考慮的如此周全。隻要自己派兵幫祖逖平定譙郡,到時候就是名利雙收。豈不美哉!
王含不疑有它慷慨激昂道:“劉曜石勒二寇毀我大晉河山,如此胡虜當天下共擊之,我等大晉子民當為收複祖陵出份薄力!桓參軍你帶一百騎兵四百步兵今日出發火速趕往北地幫助祖奮威平定譙郡!”
“桓宣領命!”低著頭的桓宣嘴角露出一絲微笑,終於有機會大展身手了!到時候就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參軍稍等,我還有事要吩咐!”剛想告辭的桓宣忽然又被王含叫住,隻見王含嚴肅道:“參軍切記,不可貪功冒進,勿要保地失人,這五百兵可不是北伐軍!”
雖然桓宣口中連連稱是,但心中仍然不屑道:“如你這般所說,那我還怎麼論功封賞!?”
遠在北地龍亢縣的祖逖眾人就有點意誌低沉了,自己派人送去的書信按理早就到了王含手中,怎麼還不見南邊有動靜,莫不是藥量加的輕了,沒有恐嚇住王含?不應該啊,就王含那等鼠目寸光的貨色,自己心中所寫不應該出紕漏啊!?看來自己還得再寫一封書信,派能說會道的楊明馨過去。我就不信兩份書信加一個長短縱橫家楊明馨還唬不住你個草包王含?這般想著祖逖立刻提筆疾書,一行行隸書小字躍然於紙上。不得不說祖逖乃是一位奇才,祖逖少孤,祖逖年少時性格豁蕩,不講究儀表,十四五歲的時候還沒有學書,等到後來才開始廣泛閱讀文章典籍,博覽古今之事。等到祖逖出入京師,見者莫不稱讚祖逖有不世之才。洛陽大亂時,祖逖又是南征北戰,於戰場之上磨練。江東之中能與祖逖齊名的宿將幾乎沒有。
祖逖寫好書信後仔細的用印泥封好,這才派人將楊嘉請來,與楊嘉道明情況後言辭誠懇的請楊嘉勞累一番。楊嘉哪有不同意的道理,祖逖的北伐事業也就是自己的仕途,就是讓楊嘉跑斷腿楊嘉也隻能硬挺著。
快步走出祖逖房間的楊嘉不意碰到了一位尷尬之人,原來卻是祖逖的司馬劉毅。兩人碰麵也無話可說,楊嘉笑了笑點了點頭就徑直擦肩而過,劉毅則是麵色古怪的回禮,也是沒搭話,往祖逖房中走去。
這劉毅說來也是有點倒黴,那夜之後祖逖也曾留意問過董昭在太丘寨內有沒有遇到劉毅,結果董昭搖頭說沒見過。第二日劉毅卻是獨自一人灰頭灰臉的逃到了龍亢縣。本來是劫後重逢的高興事,結果相見之時兩人隻是客套了幾句便匆匆回各自住處休息。而現在祖逖找楊嘉董昭商議事情的頻率很明顯超出了劉毅,已經慢慢的將劉毅邊緣化。麵對這種情況楊嘉也無意和沒有閑工夫去落井下石。君子揚人之善,小人揚人之惡。楊嘉可不想說一些話然後被有心之人大肆宣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