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榮幸翻譯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肯尼思·約瑟夫·阿羅(Kenneth J.A11row)的《組織的界限》這本書,這的確讓我們收益匪淺;使我們對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存在現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論上的認識。在本書中,肯尼思·約瑟夫·阿羅以信息資源稀缺性為出發點,從社會與個人的關係、組織和信息、組織的議事日程、權力和責任這四個方麵論述了組織如何在經濟生活中形成有效的資源分配體係。雖然這是一本經濟理論性的著作,但它也論述了經濟領域之外的倫理道德對於經濟效率和經濟結果的重大影響。本書對於組織行為和個人行為來說都具有指導意義。

該書從稀缺資源的分配而產生的對係統的需求從手,提出價格體係在資源分配中的作用。但價格機製並非萬能,在某些領域它並難以發揮其作用。

“價格體係雖然在特定的方麵有價值,但是它不能成為社會生活的完全主宰者。”由此,提出了一個存在於價格體係之外的、對效率產生重要影響的“外在因素”。雖然這些信任、忠誠之類的“外在因素”並不常常在經濟學理論的視線之內,“但它對於社會的運行卻並不可少”。肯尼思·阿羅讓我們從經濟學的觀點上認識到社會道德、同情心以及責任感對經濟乃至社會產生的巨大影響。而在價格機製失效的情況下,組織的存在對集體利益的實現變得必要。組織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它不僅包括正式的組織。還包括倫理條例這樣的非正式的組織。

第2章中,肯尼思·阿羅再次強調了“在價格體係無能為力的情形中.組織是實現集體行動的利益的一種手段”。作者認為,價格體係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世界存在不確定性。雖然保險在處理不確定性方麵有一些作用,但是,沒有對經營失敗買單的保險。進一步,作者提出或有合同可能是更有效的,隨即,作者提出信息在完成或有合同方麵的重要性,從而開始對信息進行了分析。信息的獲得依賴於信息渠道的開通,而開通信息渠道需要投入信

息成本。在第2章的後麵部分,作者總結了信息成本的特點,即從利用稀少資源的一般化意義上講,信息的成本(a)在某種意義上,對個人是增加的,因為個人本是一個稀少的投入;(b)包含一個大的不可逆的主要成分;(c)在不同方向上是不同的。

第3章論述了關於如何有效利用信息去做出最終決策的問題。信息作為稀缺的資源,具有製定決策的功能性作用,其獲取和利用都是具有成本的。

所以,在特定的情況下,在組織內部,通暢的信息渠道,有效地利用相關信息,減少信息容量以減少傳遞成本,並盡可能保留其價值,以做出利益最大化的最終決定,這些對於組織的決策來說尤其重要,這就涉及到組織議事日程的決定。每一個議事項都代表著相應的信息收集和處理,組織議事日程的改變,可以認為是組織在一定程度上的革新。

信息的有效利用產生了對組織的需要,而組織的有效運行則依賴於對組織權力的需求,其原因在於權力的存在能有效減少信息傳遞中的成本。在第4章中,肯尼思·約瑟夫·阿羅著重分析了個體權力。在這裏,他對權力的需要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從權力的實現、責任的價值、責任的實現、權力和責任權衡的思考這四個方麵入手闡明了權力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對於組織來說,權力代表某一類型的信息資源,其資源的有效利用要求在權力和責任之間進行權衡和協調,以保證問題的最終解決。

感謝在整個翻譯過程中對我們的翻譯提出過建議和幫助的朋友,他們是萬彤、萬謙、羅雲、曹曉愛、張芮等。由於譯者水平有限,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