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梁家壩朱家的老家裏,隻有老四朱世喜兩夫婦及兩個娃娃了。朱根福夫婦基本上是想在哪裏就在哪裏,今天在省城,明天在綿江,後天在伍城,同時,老兩口還經常到全國各地去旅遊,可以說完全是自由自在,隨心所欲,梁家壩的老家他們已經很少回去了。有一段時間,老兩口想老家,就回到梁家壩住了幾天,但因為在城裏呆習慣了,就總覺得這不方便,那也不方便,沒住幾天就又回到了縣城朱世祿的家裏。以後,老兩口就基本上在伍城縣城朱世祿的家裏住著。因為有王雪嬌的父母,兩對老夫婦湊起來剛好一桌,四個人如果不外出,就在家裏打打麻將消磨時光,朱世祿為此還專門買了一桌機麻,讓幾位老人使用。當然,多數時間是王雪嬌搞服務,但羅李翠菊和王雪嬌的母親魯萍英兩個也會換一下,大家輪流上場。可以說一家人是其樂融融。

朱世喜在老家種自己的莊稼,也是自得其樂。由於幾兄弟都不錯,比較起來,朱世喜似乎要差不點,但無論是朱世祿還是朱世壽,都會時不時給朱世喜一些錢,讓他把日子過好。朱世祿和朱民壽都曾經給朱世喜說過,鑒於現在各種農產品使用的農藥和化肥太多,他們要朱世喜不要用化肥,少用或者是不用農藥,讓朱世喜把這樣種出來的東西全部供給自己家裏人用。朱世壽說:“老四,我把話說白了,你種莊稼除了自己吃外,也是賣錢,賣別人不如賣給自己,隻當我們給你出錢買。”朱世壽還說:“我相信你也希望我們全家人的身體都健健康康。去吃那些街上買的東西確實有些不放心。我想這一點你也是能夠想得通的。”

朱世壽的話,確實是說得非常直白。朱世喜想想也確實是這個道理。自己家裏的人除了他和老六朱世財的經濟狀況要差一點外,大哥和二哥的經濟狀況都不錯,自己專門給他們種最生態的東西,對自己來講,同樣是兩全其美的事。反正自己種出來的東西都要拿出去賣,正如二哥朱世壽所說,以其賣給別人,不如賣給自己。他相信大哥和二哥他們也不會虧待他。想想這些年,二哥沒有少拿錢給自己。就是他現在住的房子,也完全是朱世壽出錢修的,他自己基本上沒有花什麼功夫和精力。想到這些,朱世喜也就安下心來,專門用農家肥來種。開始大半年,無論是蔬菜還是糧食或者水果,要收獲時,朱世喜會先給朱世祿和朱世壽打電話,讓他們或者是安排人到家裏來拿,或者是托人線他們送去。後來,龍台鎮上有專門往縣城裏送貨的人,朱世喜就和送貨人商定,家裏有東西需要往縣城送時,就聯係,讓他們到朱世喜家裏來取。送到縣城朱世祿家裏後,因為朱世祿的廠裏每天都有送貨的汽車到省城,也就順便讓送貨的駕駛員把東西送到朱世壽指定的地,黃鶯英到時候去拿就是了。這樣一來,就解決了朱世喜種的東西如何送達的問題。

雖然朱世喜完全用農家肥,種出來的東莊稼產量並不高,但供朱家一大家人吃還是綽綽有餘。有人知道朱家的這種情況後,都非常羨慕,有人還說朱家人享受的是特供,過的是皇帝般的生活。

朱世喜兩夫婦也就在這種沒有壓力的狀況下,自由自在地生產著。幾畝地的生產也基本上能夠滿足一家人的日常需要。朱家人的多數日常食物可以說完全是自產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