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到了大學,為了證明情商的完整發育,大家都竭盡全力地做到客客氣氣分開,卻做不到高中沒事人一般的插科打諢。我的同學帶領我參觀學校,愣是繞了一個大圈子才把我從寢室樓下帶到食堂,我憤怒地指責他用心險惡,他略帶羞赧地來了一句——走那條路,我怕經過我前女友寢室。
我的目光漫不經心地掃過整個食堂,陽光一點點將答案照得透亮,我們跟一個人糾纏不清的年歲結束了,命運再也不會給我們拖泥帶水的機會,也沒有了似是而非的權利。當年一群人跋涉青春的泥沼,一齊摔倒後再以拉扯的方式將對方扶起,而此刻我們腳下的,早已經是堅實卻也堅硬的土地。
我不喜歡那部小成本大熱賣的《失戀三十三天》,除了演員說台詞像背課文,開啟用旁白講故事的先河之外,我不喜歡它的結局。這本來應該是一個用刻薄做盾牌,以強勢為姿態的女人,如何收拾上一段感情遺產的故事。毒舌男閨蜜的動機也很簡單,無非是把對上一個的歉疚轉移到這一個的胸膛,近乎於一場自贖。前半段他們一起並肩作戰,相互鬥嘴,雖然滿口都是毒液,噴薄的卻是溫情。
可惜人心不知足,硬生生把溫情調和成了愛情,於是又回歸到男人拯救落魄女子的老套戲碼。這或許是為了票房,卻不適用於療傷。
——把你從上一段感情中解救出來的,從來都不是下一段也不是下一個,而是你自己。
寫完這篇,我隨手發給一個朋友圈中的資深感情專家,假意說敬請斧正,心內想敢提意見就絕交。他對“大學分手成本緣何比高中高”這個問題有不同的意見,認為高中戀愛多少帶有玩伴性質,彼此交付得不多,因此收手時姿態更加漂亮。
我想想,仿佛也有道理,可這究竟關我什麼事呢。在那些混戰的年歲裏,我不過是,一個陪你們失戀的女孩。
與其不停地羨慕別人不如踏踏實實地走自己的路
文/狸奴老妖
昨天有個高中的學姐加我的QQ,然後我就很激動地跟辦公室裏的姐妹們說:哎呀,這個姐姐好厲害的,當年是我們高中時候特招班的,成績特別好,後來考到了中傳,然後回家來開了家店賣婚戒,第一個月的營業額就是多少多少,動不動就出國這裏玩玩那裏玩玩,生活得特別好……
還沒等我巴拉完,我的主管大人就來了一句:我發現你總是在不停地說這個厲害,那個好厲害,然後覺得人家的生活怎麼怎麼都好,自己過得是多麼多麼苦逼。
我在那一刻恍若被人用一盆涼水兜頭潑下,張了張嘴想要為自己辯解些什麼,卻發現,好像,似乎,事實就是這樣。
我總是在羨慕別人,總是在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夠好。
我羨慕同學A,因為她和學霸男友談了五年的異地戀都沒有分手,因為她考上了同濟的醫學研究生,終於和男友去了一個城市。
我羨慕同學B,因為她大學的時候就成了學校很牛的人物,同樣是學新聞的,她從大三開始拚命,終於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夢寐以求的中傳,現在可以在央視在鳳凰實習,還找到了學霸男友。
我羨慕同學C,因為她學的是我想要學的中文,一直在上學,因為她家境好,人又好看,去雲南讀了研,然後又考上了公務員。
我羨慕同學D,因為同樣是一起畢業,她在公司裏表現很出色,工資翻了一番,各方麵的能力都被人認可。
我羨慕同學E,因為她終於離開了自己不想待的公司,去一家私立學校教書,成為了自己一直想成為的老師,薪水漲了很多,又可以和異地的男友住在一起。
我羨慕姑娘F,因為她一直很有勇氣,大二時候離開學校自己去上海闖蕩,學了很多東西,認識了很多人,給人畫圖,後來自己開淘寶店收入頗豐,又遇見了正好的那個人索性結了婚,現在每天曬自己兒子的照片。
我羨慕很多人,因為她們書讀得比我好,工作比我好,感情方麵也比我好。
人常說,越在乎什麼,就表示越缺失什麼。
我心心念念地不停跟人說著,我這個同學好厲害啊那個同學好厲害啊,隻是因為,我沒有像他們一樣,繼續念書,考上當初我想要考的學校,隻是因為,我從來沒有好好談戀愛,所以直到現在還沒有對象,隻是因為,我對自己現在的生活不滿,而又不肯努力,下定決心去改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