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幫”是中國最為著名的商幫,誕生了很多傑出的企業家及企業群體。“甬商”是新時期的“寧波幫”,也湧現出很多令人關注、受人敬仰的企業家及企業群體。作為離這個群體最近的學者,我們無時不為自己所處的“有利地形”暗自慶幸,同時也無時不為自己所應承擔的角色備感壓力。
最近幾年,關於中國改革開放三十餘年來的成功企業的企業史出版了不少,從一定角度向世人展示了中國企業群體在波瀾壯闊的時代浪潮中所體現的弄潮風采。而在這股“樹碑立傳”的流行潮中,鮮見甬商的“順勢而為”,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這一方麵與甬商群體務實低調的風格有關,另一方麵就是專業性的甬商研究團隊還不夠成熟。
我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改革開放三十餘年間,寧波先後誕生了140餘個行業“單打冠軍”,誕生了70餘件“中國名牌”、130餘件“中國馳名商標”,是“中國服裝之都”、“中國家電之都”、“中國模具之都”、“中國文具之都”等,用全國不到千分之一的土地貢獻了全國七十分之一的產值。可以說寧波的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在中國企業發展史中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
六年前,我們針對奧克斯集團的事件營銷推出的《競爭:就是要讓對手無法安睡》的案例研究專著,成為“浙江民營企業家培訓基地”核心教材;五年前,我們與初創的寧波職業經理人協會一同創辦的本土商幫雜誌——《甬商》,也已成為展示甬商風采、交流甬商經驗的重要平台;四年前,我們與寧波各部門及各大高校商學院一同創辦的寧波年度經濟人物——“風雲甬商”的評選及“甬商高峰論壇”,成為每年度甬商榮譽與甬商展示的高端平台;三年前,我們承擔起寧波市社科院“甬商研究中心”的重要職責,希望用我們的視角與思考跟蹤甬商發展、甬商特色所具備的影響力與價值性。
可以說,這些年我們一直十分緊密地與甬商群體在一起,向他們學習、被他們感動,同時也將研究所得與更多的甬商分享、交流。由於這樣的頻繁、近距離接觸,所以想要將我們的所看、所思、所辯盡快地進行總結與提升。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下,《七星~企業~奇跡——破解甬商經營管理的“北鬥七星陣”》一書也在邊思考邊成熟中誕生了,雖還略顯稚嫩,但依然帶著濃烈的花草芬芳。
我們為何要選這七家企業?
客觀來講,目前的企業史書籍大多定位在歌功頌德、樹碑立傳上,真正的企業發展價值需要讀者自身在數十萬字的浩繁文字中仔細體會、辛苦找尋。同時針對企業方方麵麵的“平均用力”,也使得一個無錯亦無對的“完美企業”奇怪地展示在世人麵前,使得更多的人對這家企業不是更熟悉,而是更陌生。
在寧波,有不少十分成功但不為大家所熟知的企業,也有一些十分成功的企業中還有不少大家鮮有耳聞的經驗。事實上,改革開放三十餘年來,不少企業有著獨領風騷的“一招鮮”,能否展示成功甬商不為大家所熟知的“一招鮮”,並從有代表性的“一招鮮”中通過組合、配料,成為一場企業案例的“饕餮盛宴”?這樣的構想成為我們最初的策劃源泉。而讓我們最終確定案例研究基本框架的卻是“北鬥七星”的感悟。
天樞星、天璿星、天璣星、天權星、玉衡星、開陽星、搖光星,這些看似不被大家所熟悉的星辰名稱卻組成了最為著名的“北鬥七星”。中國古時候很重視“北鬥七星”,因為可以利用它來辨方向、定季節。這剛好和我們的策劃思路比較吻合,我們所選擇的企業,大多並不為大家所熟悉,但是它們所展示的發展閃光點,又從不同層麵涵蓋了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方方麵麵。在一定程度上,七家企業不同角度的案例剖析,使一個虛擬的、成功甬商的群體價值得以體現和反映。當然我們也希望這些不同企業的不同側麵所展現出來的“北鬥七星”能夠在一定時期、一定角度上給更多發展中的甬商及其他中國成長型的企業更多的啟發與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