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一個狗血的故事——在聽完梁公講了他的故事之後,我隻能如此的吐槽一句,或者說這是一個完美的故事,完全可以拍成一部電影。梁公所講述的故事,我可以接著勞拉之前告訴我的,繼續下去……
得了金樽杯的是一個法號藏雷的得道高僧,他久行各處山間,治病醫人,修建寺廟,被人們親切的成為一行大師。藏雷本和金樽杯無任何的關聯,不過有一次他路過一片戰場,看到遍地的屍骸,聽聞這一切都是因為兩國為了爭奪一個杯子而引起的,於是心生大慈悲,到當時得了金樽杯的梁國君王那裏去化緣。
本來視人命如草芥的蕭梁王,竟然被藏雷一番舌燦蓮花般的說法給說服,將那染了大因果的金樽杯交由藏雷保養。藏雷得了金樽杯之後,為了不給蕭梁王反悔的機會,施了一個遠行的障眼法,實則是就在梁國的國度定居了下來,也就是梁家舊居。
反應過來的蕭梁王,明白自己被騙了,於是立刻下了追捕令,但是奈何舉國上下,早已沒有了藏雷的身影,就在蕭梁王在龍椅上暴怒之時,他卻在梁家故居之中,過的逍遙自在。
而不幸的事情,也就此發生,一身高深佛法的藏雷,最後竟然敗給了金樽杯之中的因果糾纏,不過他也並未因此變成一個殺人惡魔之類聳人聽聞的惡僧,隻是變成了一個酒肉和尚。
梁家本就是梁國的私家酒廠,在現在看來,那就是國有企業,窖中美酒數不勝數,而在梁家家主有意的安排下,藏雷僧人在一廠宿醉之後便多了兩個俗家弟子,一個是梁家當時重點培養的子弟梁公,另外一個是當朝太宰蔡家單傳之子蔡公。
這兩人自然不是為了佛法而去,金樽杯才是他們的主要目的,隻是當時尚還年幼的蔡公和梁公兩人,對那金樽杯根本就沒有什麼概念,這因果纏繞的杯子,反而對於兩個沒有任何邪念的孩子,沒有任何侵蝕的現象,這讓藏雷有些意外,最後明白了一個道理,“心無塵,方無染”,這杯子在兩個孩子眼中,不過是一個漂亮的擺設,還不如他們手中的彈弓來的有趣。
已經深知自己現在情況不佳的藏雷高僧於是稍稍的露了兩手功夫,便把兩個天天愁眉苦臉的孩子給勾起了好奇心,他把這兩個孩子當作了自己死後的繼承者,或許從小開始做專門的修煉,當他坐化的一天,其中一人能夠繼承他的衣缽。
可是藏雷所沒有料到的是,當兩個孩子長大之後,反而漸漸的被金樽杯迷惑了心智,每次望向自己的時候,就掩飾不住他們心中的貪婪,由於他們並沒有專門的修行過佛法,反而抵抗力還不如已經形如枯木一般的自己。
藏雷悲歎一聲,不得已之下,行了自己最後的計劃,那就是投井。
梁家釀酒隨用之水,全是來自於一口特殊的井,這井深一百三十餘米,這在當時已經算是了不得的工程,深井之水自然甘甜,而且冷冽,是普通用河水所釀之酒完全不能夠比擬的。
於是在自己的兩個徒弟徹底的陷入瘋狂之前,他懷揣著琉璃杯,跳入了早就已經被自己施了法術的水井之中。
聽聞高僧跳井,梁家立刻動用了大批熟悉水性的人員輪流打撈,就算不為那金樽杯,也得為梁家的未來考慮啊,他們在梁國能占有一席之地,所倚靠的就是這井,若是老和尚的屍身爛在了裏麵,那一切可就毀了。
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長達三天三夜的打撈,沒有任何結果,井水之中沒有任何屍體的影子,梁家家主這才明白,自己肯定是被這老和尚給玩了,但是奈何自己包庇他在先,根本就沒法報官。
梁家和蔡家兩家家主商量了一番,最後決定此事就此揭過。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在老和尚離開半旬之後,變故開始發生,梁家深井的井水開始變渾了,而且還發出一股讓人聞之欲嘔的異味。
開始的時候還好,並不嚴重,隻是在井口附近蔓延,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異味愈來愈濃,很快影響到了附近其他的居民,於是這事情便傳到了皇帝的耳朵裏。
皇帝雖然不知道這事和藏雷有關,但是梁家現在這樣的情況,現在沒法再繼續做一個“國有企業”了,於是沒收了他們的招牌,外加庫藏之中所有的美酒,不管多少年的,一律充公,梁家也就此沒落。
梁家雖然沒落,但是蔡家卻安然無恙,於是已經有了邪魔之心的梁公,生了報複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