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後我要返回打工的城市,在村口為我送行的母親深情地對我說:“兒子啊,記住:
冬天的盡頭是春天。沒有誰的生活會一直不順的,隻要好好地幹,相信總會有出頭的日子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年4月份的自學考試中我的英語成績過關了,我可以申請本科畢業證了。後來經過一番波折,我如願地進入了一家雜誌社做起了我喜歡的編輯工作,我寫的文章也頻頻在全國報刊發表。
人生本來就是這樣,再艱難的事情,也有解決的方法;再壞的時候,也有好轉的機會,隻要自己不放棄,就會有希望。
人生的道路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的。每當生活遭遇不順時,一想起母親說的“冬天的盡頭是春天”這句話,我總是充滿了堅定的信念、必勝的勇氣和無窮的力量!
每次失敗都是一次花開
枕戈待旦
上初二的時候,我迷戀上了文字寫作,尤其是看了一期《語文報》上的一篇文章之後。那篇文章說許多作家都是從少年時代就萌發了當作家的夢想。
從那以後,我就利用課餘時間寫作,晚上看文學方麵的書或者寫文章。還記得學了詩歌單元,自己“詩興”大發地寫起了“詩”。現在看來,我寫的那些自以為是的“詩”根本就算不上詩。初生牛犢不怕虎吧,那時我還有膽量投稿呢,很工整地抄寫在信紙上,虔誠地裝進信封,貼上8分錢的郵票,就翹首以待夢想著發表,可是,那稿子猶如“黃鶴一去不複返,心頭空餘悵悠悠”了。
可我還是看課外書、寫文章。說實在的,那時我的語文成績特別好,120分的語文試卷我一考就得100分以上。
而數學成績卻是一塌糊塗,屢次不及格,我也想學好,可一學就頭疼。
那時,我最喜歡的老師是教我們語文的王老師;她也很喜歡我,知道我愛寫作就經常鼓勵我,還借給我書看,給我不少指教。
當她知道我的投稿屢次不中時就勸慰我不要灰心失望,什麼“失敗是成功之母”啦,什麼“沒有誰隨隨便便成功”啦,什麼“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啦,等等,我都記不清她安慰過我多少遍了。
記得那年秋天,在她的辦公室前,王老師指著走廊前的幾棵紫茉莉花說:
“你看,紫茉莉花很美吧,可是,並不是每一朵紫茉莉花開後都能結一個可愛的小‘地雷’(紫茉莉花籽,形狀似地雷),但是,每一朵沒有結‘地雷’的紫茉莉花從花開到花落,在世間都綻放了美麗、散發了芬芳。把自己每次投稿不中都當作一次花開吧,雖然沒有發表,但是鍛煉了你的文筆,也反映出你寫的那些文章離發表還有一定的距離,努力從中悟出很多東西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多看看人家發表過的文章,等你覺得夠那水平了,你的文章就離發表不遠了。”
自己的文章為什麼未發表,從中汲取經驗和教訓,然後再努力寫出更好的作品來,就像沒結小“地雷”的紫茉莉花落在泥土裏,滋養紫茉莉花再開出美麗的花朵、結出可愛的花籽——小“地雷”來。
把每次失敗當作花開,不結果實也毫無怨言;把每次失敗當作花開,不結果實也欣賞美麗、品味芬芳;把每次失敗當作花開,不結果實也堅定地奔赴未來;把每次失敗當作花開,總會看到成功的旗幟在遠方迎風飄揚。
把每次失敗都當作花開吧,你就會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態!
王老師還送給我幾顆小“地雷”
讓我珍藏。看著手裏的小“地雷”,思索著王老師的話,我感覺她說得很在理。每次失敗都是一次花開,花開了就會有美麗綻放、芬芳彌漫。我要努力寫作,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相信總有一天我的文章會變成鉛字的。
像王老師說的,把每次失敗當做花開,我把編輯的退稿原因及建議好好地品味和領悟。後來在王老師的指導之下,我的作文屢次被當作範文在班上讀,我還參加過全縣中學生的作文比賽,還獲得了二等獎。
初三的時候,我的文章第一次在一本中學生雜誌上發表了,此後我寫作的興趣更大了,雖然我的文章又陸續發表了不少,但其中投稿沒有中的也很多。即便在我從事了編輯工作之後,我還把每次投稿不發表當作紫茉莉花開不結小“地雷”,之後我反思陪練手
劉清山
拉裏·霍姆斯1949年11月3日出生於美國佐治亞州。
出生於貧民窟的他生性孤僻,平時少言寡語,但身體卻非常強壯、結實。貧民窟的孩子們喜歡打架,小霍姆斯永遠是旁觀者,他坐在路邊的石台上,昏昏欲睡,樣子傻傻的,好像眼前發生的一切事情都和他無關。他安靜靦腆的性格並沒有使他躲開夥伴們的紛爭,孩子們開始捉弄他,罵他“傻小子、白癡”,到後來發展到打他。在這些打他的孩子中大多數人身體沒有他強壯,但他沒有還手,隻是用雙手抱頭,蹲在牆腳,默默承受著宛如冰雹般的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