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他們那時,遠不如人(2)(3 / 3)

失敗是一麵鏡子,弱者從中看到的隻有失敗,而強者卻能從中看到希望、成功與美好的未來。這就是一個真正王者的敗姿-麵對失敗,如此的坦然,讓失敗一笑而過,冷靜思考過後,從頭再來。

恥辱是我們的“加油站”——劉國梁

侯擁華

1996年,剛剛20歲出頭的劉國梁初露鋒芒,在中國乒協杯賽上與孔令輝合作,奪得男子雙打冠軍,個人也勇奪男子單打第三名。之後,他順利成為備戰第26屆亞特蘭大奧運會的國家乒乓球隊男運動員之一。那時,他心氣極高,對未來充滿自信,渴望在奧運會上一顯身手。

然而,和同期的隊友相比,當時劉國梁的成績並不是最好的。王濤、孔令輝,都已是世界級的冠軍。在眾人眼裏,似乎隻有丁鬆和他站在一個起跑線上。

正式參賽的乒乓球男運動員名額隻有三個,人選還沒有定下來。大家都在下麵暗暗較勁,拚命地訓練著。而劉國梁和丁鬆暗下裏的競爭尤為激烈。

一天訓練間隙,他到隊友王濤家裏玩兒。那天,王濤很神秘地遞給他一張報紙,他沒有多想就接過來看。幾分鍾後,他蹙起眉頭,顯得有些不安,心情沉重地盯著那份報紙上的一篇文章反複地讀。臨走時,還悄悄地把那份報紙揣在身上帶走了。

從王濤家回來後,昔日自信拚命的劉國梁,訓練起來開始有些鬆懈和不自信,問題很快暴露出來了。

不久,劉國梁參加了一次對外公開賽,第一輪應戰的他一上去就被打得稀裏嘩啦,慘遭淘汰。坐在下麵觀戰的蔡振華教練異常震驚。

劉國梁敗下陣來後,走到觀眾席,坐在蔡教練身邊,默默地看後麵的比賽。這時,蔡振華看了他一眼,很是不解地問:“國梁,最近你是怎麼了?

今天怎麼打成這樣?”劉國梁麵無表情,沒有正麵回答,而是從乒乓球拍的板套中取出一份報紙,默默地遞給蔡振華。

蔡振華一愣,讀完報紙後,他抬起頭望著悶悶不樂的劉國梁,說了這麼兩句話:“你相信我會說這樣的話嗎?封閉訓練期間,我從來不接受媒體采訪。”

說完後轉身離去。這時,劉國梁才展開眉頭。這些天壓在心上的石頭終於落地了,他一片釋然。

之後,劉國梁全身心地投入備戰訓練中,積聚在心中的力量迅速迸發出來。後來,他順利入選第26屆亞特蘭大奧運會的中國乒乓球隊男隊參賽名單。在那屆乒乓球比賽中,他所向披靡,獲得男雙、男單雙料冠軍。不久,他又成為中國第一位世乒賽、世界杯和奧運會“大滿貫”獲得者。

2003年6月23日,劉國梁出任國家乒乓球隊男隊主教練。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他率領中國男子乒乓球隊囊括了男單、男雙和團體冠軍3枚金牌,被人們稱為“乒乓神手”、“金牌教練”。

然而,十多年過去了,他仍然珍藏著那份報紙,永遠都記得那篇標題為“蔡振華語出驚人”的文章。裏麵,作者以采訪者的口吻闡述了蔡教練對第26屆亞特蘭大奧運會的戰略意圖與布陣安排。最後,作者得出的結論是-丁鬆上,劉國梁下。

這份不夠客觀的報道,曾經是劉國梁心中無法祛除的痛。

後來,有人提到這件事情,問他:“這份報紙上的報道,對你來說簡直就是一種羞辱。可你為什麼還要珍藏它呢?”他笑了,這樣回答:“雖然它不夠客觀,可它至少反映了,那時我的水平還不夠穩定,還沒有贏得大家的信任。更為重要的是,它對我的刺激太大了,成了我不斷努力的強大動力。”

或許,從另一個角度看,正是那份報紙,成就了今天的“乒乓神手”與“金牌教練”。

麵對旁人的懷疑、否定甚至羞辱,我們可以自甘墮落,可以反唇相譏,可以不予理睬。除此之外,還可以像劉國梁那樣-把它當作自己的一份恥辱,珍藏起來,用來激勵自己,讓它成為我們奮鬥不息的加油站。

一念之差,天壤之別——林書豪

燕子南飛

2012年2月27日,NBA“哈佛小子”、華裔球員林書豪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

亞洲版封麵。封麵標題是“Linsanity”

(瘋狂的林),這是美國媒體為林書豪現象新造的詞彙。雜誌中還誇讚他照亮整個NBA,而且自從1976年以來,沒有任何新秀前七場總得分高於他,包括喬丹和詹姆斯兩位“籃球大帝”,他幾乎是憑借一己之力帶領落魄豪門紐約尼克斯取得了七連勝。曾有專家撰文指出,林書豪甚至有可能取代姚明,成為亞裔球員在NBA新的標杆和榜樣。

2012年2月,林書豪突然間爆發出了超級巨星的能量,在短暫的時間內以一己之力率領困境之中的尼克斯球隊連連獲勝,震驚了整個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