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他們那時,遠不如人(1)(3 / 3)

自此後,這位小姑娘在曆次國內國際大賽中一發不可收拾,創造國際象棋界一個又一個新的傳奇和神話。

2006年,13歲的侯逸凡已是世界最年輕的女子國際特級大師。次年,她依然是世界女子特級大師中最年輕的棋手。

2010年她16歲,在國際象棋世界錦標賽上一舉奪得冠軍,成為世錦賽曆史上最年輕的棋後。

2011年,她成功衛冕世錦賽獲得冠軍後,成為世錦賽有史以來唯一在18歲以前兩奪世界冠軍的棋手。外國媒體不禁評論驚呼:“若真有人能代表崛起的中國,不是政壇大佬,也不是互聯網領袖,而是一位來自中國的少女棋手。”

2012年2月初,她再次續寫傳奇,在歐洲大陸直布羅陀國際象棋公開賽上,擊敗一眾等級分超過2700分的男子國際特級大師獲得亞軍,也由此號稱當今中國女子國際象棋名副其實的第一人。且在此前一役中,她戰勝了被稱為天賦異稟、國際象棋界罕見的“外星少女”匈牙利女棋手小波爾加,引發業界轟動,成為世界新聞。

因為她一舉打破小波爾加20多年隻在男子賽場征戰,並在慢棋比賽中對壘女棋手的不敗神話。

她就是現年不滿18歲的“天才少女”侯逸凡。能取得如此成就,有著怎樣的不凡經曆和獨特之處,以及有何成長秘訣和智慧密碼呢?

麵對接踵而來的讚譽,自認不是神童、也不是天才的她反卻表現出淡定自若。她說:

“運氣不錯,一直都能碰到好的教練和老師,沒覺得自己有什麼特殊之處。”

知女者,莫如父。父親侯雪健並不否認她能在世界女子棋手中成功突圍,進入頂尖陣營,應該說她具備了天賦因素,但更是與持久的興趣和努力分不開的,並堅持認為女兒向來是能“坐得住”的人。因為在棋類比賽中,一坐就是一兩個小時,隨著年齡增長,參加成人比賽的時間會更長。

所謂天賦方麵,侯逸凡的確在象棋方麵有著超強的推算力,能推算到百步之外。但還是其父親的原話:“有天賦,可以去嚐試;坐不住,神童也白搭。”侯逸凡懂得下棋耗腦力也耗體力,所以她在下棋之外會不遺餘力地通過跑步、遊泳和跳繩增強體質,每一樣都是不同凡舉,以有助於在高強度大賽中的雙重消耗,坐得住、穩得住、“hold住”,最終力克對手,獨放光彩。

一個人具備某一方麵的天賦固然幸運和重要,但先決條件必然能夠穩住身心坐下來鑽研,心無旁騖坐得住思考,堅守於努力,專注於開發,把優越天賦一步一步轉化為業績和成就。

隻有坐得住,才能“hold住”,身心必然物我兩忘,超然天外,才能將全部精力和定力投入到自己的興趣、誌向和努力中去,最終在既定的舞台和道路上創造一個又一個非凡業績和驚世成就,成為石破天驚的傳奇與神話。

把“缺陷”變成優勢——菲爾普斯

燕子南飛

邁克爾·菲爾普斯小的時候是個長得“不一般”的孩子。

他個子長得又瘦又高,長長的軀幹,短短的雙腿,兩隻手臂垂下可以過膝,不成比例的身材讓他走起路來,看上去更像是一隻大猩猩,加上他頑皮不安分的性格,常被小夥伴們稱作是一隻上躥下跳的猴子。此外,他還長有一對碩大無比的扇風耳,於是,有人給他起了個不雅的綽號,叫“大象”。他說話口吃,一張口,就會遭到別人的取笑。他身上似乎到處都是缺點,沒有朋友願意和他玩耍。當他努力和小朋友們在一起時,最終的結果,十有八九要遭到同伴的嘲笑,最後憤慨而去。而這些,也常常成了他少年時代難以掙脫的噩夢。

這個長得“不一般”的小家夥,不僅讓夥伴們厭煩,更讓他的父母傷透了心。上幼兒園的時候,他總是捉弄同學,和同學打架,即使是上課的時候,他還在喋喋不休,或手舞足蹈。老師的管教無濟於事,於是常常把他告到家長那裏。當他的母親來到學校的時候,老師經常會向她抱怨:菲爾普斯在休息時間總是不能安靜下來;他上課時也坐不住,更管不住自己的手,他用胳膊肘去推別的孩子,或者咯咯地笑出聲來……聽到這些,媽媽黛比羞愧地低下頭,不知所措地解釋說,也許是他覺得無聊。但那位幼兒園阿姨絲毫沒給她留麵子,直截了當地宣布:“是他沒有天賦,什麼都做不成。”

上小學的時候,菲爾普斯的不安分給他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他的學習實在是糟糕,絕大多數的課程成績是B、C甚至是D。媽媽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終於有一次,媽媽驚奇地發現,在體育和一些實驗課程上,他還是能夠提起點興趣的。母親於是興衝衝地從家裏拿出當地出版的一份日報,指著體育版,對兒子說:“瞧!這裏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媽媽是想以此培養他的閱讀興趣,而令她失望的是,他根本坐不下來,也看不進去,轉手丟在一旁出去玩耍了。

後來,母親想了許多的辦法,試圖用講故事、做遊戲等方法訓練兒子的注意力,但最終都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