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學校在海澱區頤和園路,回學校在出租車上路過萬全河橋的時候,轉向車窗外,猛地看到一個感覺很熟悉的人,隻是那人在車裏側著臉看不清。之後出租車一晃而過,她也來不及多想,微閉雙目假寐。

轉眼臨近寒假。每天呆在實驗室裏做實驗,忙的暈頭轉向。

想起最近劉教授讓她考他的研究生。他說她是他見過的最優秀的學生。

她也明白進入這所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他們這個專業以及專業人士的夢想。

在B大,入學三年後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誌向選擇5個專業(材料化學,無機化學,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和應用化學等)她總是想盡可能的多學點知識,因為這是難得感興趣的專業。就憑她大三的時候在導師的指導下在世界著名雜誌JM.C發表了一篇“未來人類與有機化學的緊密聯係”的論文就足以說明她的優秀,在北京舉行的大學,生“挑戰杯”論文獲得一等獎。隻此這些就足以讓她免試直接進入斯坦福大學與哈佛大學。

正如她的導師說過她在這方麵有足夠的天賦。

可是她不願出國。劉教授又間接的給她壓力讀她的研究生。想想頭就大。

因為煩悶每天都躲在實驗室做實驗,樂得清靜。

去圖書館查完關於有機化學的一些資料。看了下手表,十點多了,怕寢室關門,準備回去。出來的時候不知道什麼時候下起了雨,正不知道怎麼辦時。一把傘遞過來。

轉過頭,看到一個陌生的男生,男生也許因為緊張不敢抬頭。

“學姐,下雨了,我送你吧。”男生摸摸了後腦勺。

“謝謝。”淡淡的語調。

到了樓下,對男生說了聲再見就頭也不回的進了寢室大門。

對於不相幹的人她總是疏離又客氣。

身為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的高材生,別人認識她是很正常的。

洗了個熱水澡爬到床上。手機響了。

“喂?”懶懶的語氣。

“怎麼,沈熹微,聲帶抽筋了,每每這個死樣子。”電話對麵怒吼。

沈熹微把電話稍微拿遠了一點。

“擾人清夢,還這麼理直氣壯,周小姐,這一直都是你的作風。”沈熹微淡淡的嘲諷道。

“怎麼,一般這個時間不是和你家夏公子你儂我儂麼?”

“別提夏非那蠢驢了,剛吵了一架,差點氣死我,背著我和別人暗渡陳倉,棧道修的也正大光明。”在電話這頭依然能感覺到對方的怒氣衝天。

大二的時候周晴和夏非終於由拌嘴同夥成功升級為一對歡喜冤家。

周晴也終於如願以償考入了L大,在車站見到了接沈熹微的沈一辰。仍記得初見沈一辰的模樣。上大四的沈一辰玉樹臨風,幹淨溫柔。她拍了拍沈熹微的肩膀,“喂,哥哥和我們班的陳司揚一樣的帥。”進了L大,才知道沈一辰何等優秀,傳說中的風雲人物。從那個時候起,她就知道上帝給予他們倆兄妹的並不是一點點。別人畢生追求的東西,卻是他們與生俱來的。

“明天早上來我們學校吧,請你吃早飯,在我們寢室樓下等我。”說完沈熹微就掛了。

周晴在那邊哇哇的叫了半天沒反應。“丫的,沈熹微,每次都這樣,都不留個時間喘氣的。”

沈熹微大多數會在第四學生食堂與農園食堂吃飯,第四學生食堂位於圖書館、哲學樓、光華樓、大講堂交彙處。她上圖書館的次數居多,所以總是就近解決,招牌菜肴是煎包,炒年糕,四川肥腸等。農園食堂是

B大校內最大的學生食堂。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位於三教、四教、電教、理教交彙處。距這幾大教學樓都很近,故吃飯時間、特別是午飯時間,農園總是人滿為患。因為她比較熱衷魚香茄條,又屬於那種百吃不膩的類型。

北京的冬天屬於幹冷的類型,吹的人的皮膚要裂開了一樣。周晴站在寢室下麵,因為沈熹微的宿舍在六樓,穿的這麼厚的冬裝,壓根沒力氣再往上爬半步。

正在那跺著腳取暖的時候,看到沈熹微出來了。不管怎樣,她看到沈熹微的時候永遠都會使自己煩躁的心瞬間平靜下來。單薄瘦弱的她一步步朝著自己走來,淡漠的雙眼似有散不開的霧氣,卻掩蓋不了那絲特有的靈氣。B大校園的bbs上她的照片不知道出現了多少次了,對於她的話題總會引發萬千的網友圍觀,裏麵的很多帖子主題都是“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沈熹微是曆年來B大最漂亮的校花,沈熹微是化學係的高材生,人美學品更美等。周晴知道沈熹微從來都不會上校園bbs亂逛的。她的時間都用在了學業研究,睡覺,打遊戲身上。當初高考完去沈熹微家做客的時候,看到她坐在電腦前打遊戲打了一夜,驚訝的下巴都要掉下來了,而某人隻是淡淡的轉過頭“下巴脫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