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皖中七行,天下收兵四,雙刀門(2 / 2)

“那便要領教領教你這十三年的進境!”說完大喝一聲:“地堂十三式。”

隻聽得“臨深履薄”、“圍城打援”、“以逸待勞”、“磨杵成針”、“怒目橫眉”五聲,羅送五招接連攻出,招招淩厲快狠,寒氣逼人,且招招取羅恒下盤。直將羅恒逼得連連倒退,手忙腳亂。

羅恒手下弟子見了,不覺慌亂,隻是沒有一個敢上前相助。隻是叫道“師伯手下留情”之類的話。砰的一聲,羅送雙刀拍到,正拍上羅恒小腹,將他向後彈開去。

“怎樣,我十三年一年一式的‘地堂十三式’不比天池老人刀法差吧?“羅送持刀立於那兒道。

羅恒身在半空,連忙手一揮。羅送本能地避開,向旁邊閃去。不巧的是四十二枚金針中的一半正好射中了羅送身上“足太陰脾經“左邊二十一穴。原來羅恒知他會避,便使詐,引他向邊上躍開,而實際上卻是向兩邊分射二十一枚金針。若羅送站著不動,便射他不中了,誰知羅送果然上當了。羅送立時委頓於地。

羅開及羅送弟子見了,立時抽出雙刀,欲衝上去,“刷刷唰”三手,四十二枚銀針射入二十一雙手魚際穴,二十一人四十二刀立時“錚錚錚”落地了。

“怎麼,雙刀門有人投降,願意歸附於我複宋教麼?”說話的是王平川。他環顧了一下,目光從各人臉上一一掃去,看到的都隻是昂揚的頭顱和不屑加憤怒的眼神。隻有一個人不是這樣,而是眼睛看著別處,神情似乎有些不自然,身體好像好些不自然,他叫龍華,是羅送的第四個弟子。據說他的名字是因為他生在川蜀的龍華鎮,便以此為名。那龍華鎮曾是軍事重鎮,是彝漢爭奪之所,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親率大軍南征孟獲,在戎城一簡退南蠻於涼山,漢族才漸遷龍華。

“羅恒,去,殺了你的侄兒!”

羅恒似乎沒有一點兒骨肉親情,走上前去,持劍刺入了羅開胸膛……大堂內哭聲頓起。

“有沒有要投降的?最後再問一次,不投降,都得像他一樣。”

“我投降!”是龍華。王平川知道肯定是他會投降,因為在他掃視大家的時候就看出來了,他的眼光在閃爍,神情不定,似乎不願意就此死去。於是哈哈笑道:“很好,很好。帶他出去。羅恒,以後他就是你的屬下。”

“是。”兩個人異口同聲答道。是羅恒嗬龍華。

羅送想死,他自己死沒什麼,本來就不願意見到自己的子孫徒兒們一起死去,當他看見兒子死去時,他是痛苦的,而當他看見徒兒龍華投降時,驚呆了,不敢相信,平日老老實實的徒兒居然關鍵時刻投降了,讓自己臨死都不能保住清譽。他想找條地縫鑽進去,可是……

“看見沒有,投降的就不用死了,不投降的都像羅開那樣!”王平川朗聲道。

忽然,門外響起了打鬥聲,不一會兒,打鬥聲停了,隻聽得幾個軍士臭罵:“他媽的,叫他小少爺逃了,下次抓著了,非扒了皮不可。”原來是一個女子將羅奉英救走了,那個女子不是別人,正是大宋遺嗣趙婉晴。其實,她自小便由神醫撫大,日日與藥打交道,又豈能真的中了王平川的毒?等到王平川將店內人士殺光時,她早就不在那兒了。

這一日,王平川總算沒將羅送及手下弟子殺光,羅奉英逃走了,龍華投降了。其它眾人及家眷老小共七十四口,全於一日之間被屠戮幹淨。屍首堆得整個大堂到處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