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僧二度化緣,曾遇到這樣一戶人家,故事也就是因為這次開始續寫一部英雄兒女,僧和尚不得不還俗,不得不選擇的道路。
康熙年間,群龍無首,一片亂世之象,在京城家喻戶曉的京城三少主徐風,是嫉惡如仇,仗義直言的大丈夫。他的家人也是濟貧安撫於民的好人家,徐風膝下有三子一女,大兒子徐霸,擁有神力,聰慧智勇。二兒子徐商,精明能幹,是徐風得意的助手。三兒子徐靈,是徐風與一個外族女所生,外族女因為違犯族規而受到懲罰,死後不得入族,她把唯一的兒子徐靈交付婢女小蘭,讓她找到徐風告知一切,徐風得知後,悲喜交加,讓徐靈長大後掌管了徐風的藥材生意。而最小的女兒徐歡,是最受寵的。徐風很疼小女兒,什麼事情都會和她說說。她的母親也是徐風的最愛,她的母親是新族的貴主的女兒霞峰欒,霞峰欒在徐歡三歲時得了一場大病去世了,從此,徐風對這個女兒寵愛有加,備受矚目。
一天,有一位僧者來他們家化緣,一身素衣,樣子極好,徐歡那時才十二歲,她模樣甜美,見到僧者就問:“師傅,我們家隻有米飯可以嗎?”僧者便回答:“阿彌陀佛,小施主菩薩心腸,定會心想事成。”徐歡笑著說:“好,我這就去廚房給你拿。”不一會,徐歡拿了一缸米和煮熟的米飯給了僧者。僧者驚訝的看著這個姑娘,接過米,答謝後轉身離開,這一次,淺淺的一麵之緣,讓他和她從此結下了深深的緣分。
亂世之秋,總是讓人麻木,局勢緊張令百姓苦不堪言。戰火不停,弄得民不聊生,怨聲一片,很多僧者隻能到處躲避,四處謀生。有的幹脆還了俗回到自己的家鄉,而和徐歡見麵的那位小僧者,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法號叫悟門。也是當時家道中落不得不選擇出家,其實悟門本是一位高官之子,從小飽讀四書五經也是忠良之後,後因**得罪了貴族,弄的滿門抄斬的地步,他的原名叫龍子弟,他的父親是有名的龍尚書龍平,龍平就這一個兒子,為了讓他不遭受厄運,他拜托了老友俠士李三刀,在江湖中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抄斬滿門畢竟很殘酷,為了讓他唯一的兒子逃出去,他拜托李三刀“狸貓換太子”,讓龍子弟逃了出去,可是李三刀得罪了江湖人士遭受追殺,不幸身亡,臨死前,寫了一封信給了龍子弟,告訴他,去少林找方丈德高,讓他幫助子弟脫離險境,子弟拿著書信來到了少林,見到了德高,德高看他還算懂事又頗有慧根,容他考慮先入寺幾年後在做打算,子弟心想無他去處便先應了下來,法號悟門,總會有門出去的意思。從此隱姓埋名在少林寺。
徐風得知情況會更糟糕,舉家搬走要到洛陽一帶定居,徐歡當然很開心,因為她的母親就是洛陽人。徐風本就是生意人,哪都去,這次搬家倒也坦然,在洛陽本就有一處徐歡母親留下的一座宅院,這到也是兩全其美。
來到洛陽,一片繁榮景象,徐歡也已經長大成人了,這時的她已是亭亭玉立的美女了,也到了出嫁的年齡。徐歡知道自己在這個封建的年代出生很懊惱,所以女扮男裝帶著丫頭小花一起到洛陽街一逛。
悟門也跟隨師父來到了洛陽城,這裏有德高的師弟品上方丈,德高和悟門落在了品上的寺廟安居,有一次,悟門出去打水遇到了品上,品上見他是清秀文人,便問:“悟門,你來寺幾年了。”悟門很是禮貌:“回方丈,已七年之久。”品上細問了一些事情,回頭找德高。品上:“師兄,悟門是不是該還俗了。”德高知道悟門不得已才選擇少林,本就是紅塵未了,不適合在少林長久。德高:“是啊,一轉眼這些年也苦了悟門了,讓他去吧。”品上默默的念經,第二天,品上找悟門談話,談了很久,悟門很省不得師傅,便問:“我走了,就剩德高師傅自己了,我還是不走了。”品上:“德高也快圓寂,我也雲鶴遨遊去了,寺廟無人看守。你自行去吧。”
悟門拜別了德高,品上。走下了山,剛出去總會不適應一些習慣,這時的子弟已經是個大人了,武功也是可以,剛下山,就遇到一夥強盜作案,於是,子弟上前便喊:“住手,光天化日也敢在此猖狂。”強盜有十人,出來一個頭頭:“哪來的禿驢,有你什麼事,我們是讓他們留下過路財,少管閑事,不然我連你一塊辦了。”
子弟:“好猖狂的盜賊,看我不把你們全部滅掉。”強盜們吃我一劍!沒想到子弟的武功在少林也是沒白待,偷學了一些,這些小嘍嘍還是不在話下的。收拾完這幾個盜賊,回過頭一看,是兩個俊俏的小子,便說:“你們沒事吧。”那二人不是別人,正是女扮男裝徐歡和小花。徐歡趕忙上前:“多謝俠士仗義相助,不知高姓大名。”子弟:“在下龍子弟。”徐歡:“在下徐歡,多謝俠士,可你是和尚?”子弟:“原本是,現在不是了,我想去洛陽找個落腳處。”徐歡見到他有顆正義心,便說:“兄台如沒去處,倒不如先去我父的藥材鋪打工怎樣,也算是答謝你救命之恩。”子弟:“這不好吧,咱們隻是萍水相逢。”小花抓抓徐歡的衣袖,小聲說道:“小姐,這樣不好吧,老爺會不高興的。”徐歡:“沒事,回去我和老爺說。”子弟勉強答應和徐歡回去,看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事情可做,如果沒有,心想認識二位朋友也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