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競爭激烈的地方,經常發生不正當競爭,如:不再對同事的工作給予支持,背後互相攻擊、互相拆台;封鎖消息、技術、資料;在任何事情上都成為水火不相容的“我們和你們”;采取損害公司整體利益的方法競爭等,這些競爭勢必破壞團隊精神。企業的成功依賴於全體員工的團結、目標一致,而不正當的競爭足以毫不含糊地毀掉一個組織。
為了避免不正當競爭的弊端,第一,要進行團隊精神塑造,讓大家明白競爭的目標是團隊的發展,“內耗”不是競爭的目標;第二,創造一個附有獎勵的共同目標,隻有團結合作才能達到;第三,對競爭的內容、形式進行改革,剔除能產生彼此對抗、直接影響對方利益的競爭項目;第四,創造或找出一個共同的威脅或“敵人”,如另一家同行業的公司,以此淡化、轉移員工間的對抗情緒;第五,直接攤牌,立即召見相關人員把問題講明白,批評彼此暗算、不合作的行為,指出從現在開始,隻有合作才能受到獎勵,或者批評不正當競爭者,表揚正當競爭者。
企業管理者應該把競爭機製引入企業管理中,通過員工之間的良性競爭,把員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競爭激勵法的應用
不服輸的競爭心理人人都有,強弱則因人而異。即使一個人的競爭心很弱,但他的心中也總會潛伏著一份競爭意識。因為每個人都希望出人頭地,其潛在心理都希望站在比別人更優越的地位上,從心理學上來說,這種潛在心理就是自我優越的欲望。有了這種欲望之後,人類才會積極成長,努力向前。當這種自我優越的欲望出現了特定的競爭對象時,其超越意識就會更加鮮明。
明白了這一點,企業管理者隻要利用員工的這種心理,並為其設立一個競爭的對象,讓對方知道競爭對象的存在,就能夠輕易地激發起員工的工作熱情,從而讓他們主動展開競爭,工作效率自然就會提高。
競爭意識其實是人們渴望認同、渴望卓越的心理體現。企業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員工的這種競爭意識,有目的地為他們設立競爭目標,讓他們與自己的內心設計相符,不斷激發其自身潛能,為企業作出更大的貢獻。在具體實施時,可以參考如下做法。
1.做好崗位備份,讓員工時刻感到競爭的壓力
給每個員工以公平競爭的機會,每個崗位都要有一個或多個備份,不能一個崗位隻有一個人能做,讓員工們時刻感受到競爭的壓力,要想比競爭對手做得好,就要更加努力工作。
2.向特殊員工暗示競爭對手的存在
如果某位員工身份特殊(比如當這位部下有高層關係或裙帶關係時),工作不積極,卻又不好直接給其設立競爭對象,不妨用言語暗示他,讓他知道競爭對手的存在,從而激發該員工努力工作。比方說你隻要告訴他:“你和誰誰兩個人,晉升是指日可待的。”這就等於暗示了他競爭對手的存在,如果再不努力,晉升機會就會與他失之交臂。
3.為需要激勵的員工設立一個競爭對象
當競爭對象不容易找到時,企業管理者不妨設一個競爭對象,讓企業員工彼此競爭。比如跨部門設立,或尋找同崗位的兼職等。
4.引入外來競爭對象
如果員工不思進取,而該部門的效益又不錯,就果斷地招聘新員工,為其設立競爭對手。如果員工在有新的競爭對象後依然不思進取,留之無益,不如辭退。
5.用裁員威脅逼迫員工主動展開競爭
對於經營狀況不理想,而員工又不願努力工作的部門,不妨向他們挑明公司裁員的打算,讓他們主動展開競爭。在使用這一策略時,企業管理者需要根據公司實際情況謹慎為之,不可草率行事。
6.設置競爭對手
華夏鋼鐵公司的經理王林在管理自己的員工時,就成功地使用了“設置競爭對手”的激勵方法。
有一次對一個一向很努力的熟練工人說:“老羅,我安排你做的一件事情為什麼這麼慢才做出來呢?你怎麼不能像方華那樣快呢?”
對方華,他卻是這樣說的:“方華,你做事為什麼不能以老羅為榜樣,像他那樣高效呢?”
不久後,方華剛出差回來,王林便留下一張紙條叫他做好一個鑄件,馬上送到鐵道開關及信號製造廠去。這個條子是周六寫的,但是周日早上方華便把這件事辦好了。
周日清晨,王林在製造廠裏看見了方華,便問:
“方華,你看見我留下的紙條了嗎?”
“看到了。”
“你什麼時候去鑄呢?”
“我已經鑄好了。”
“啊?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啊?你真的已經做好了嗎?”
“是的,我已經鑄好了。”
“現在在哪裏啊?”
“我已經將它送到製造廠裏去了。”
王林聽了欣喜異常,因為他找到了一條激勵員工提高效率的好方法,並為這種方法如此有效感到驚奇。而對方華來說,王林的嘉許讓他倍感鼓舞,覺得上司很欣賞自己。
7.無言的激勵
查爾斯·施瓦斯是美國著名的企業家,他屬下的一個子公司的職工總是完不成定額。該公司經理幾乎用盡了一切辦法——勸說、訓斥,甚至以解雇相威脅,但無論他采用什麼方法,都無濟於事,也就是說,工人還是完不成定額。有鑒於此,施瓦斯決定親自到該公司處理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