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1)(3 / 3)

門前的槐積聚所有的力量持續著它的成長,探頭探腦的枝條在祖父的嗬護下,用自己所有的心情撐開一片片圓圓的葉子,歡愉、輕鬆、默契。祖父娓娓動聽的故事和著孩子們粗粗野野的歌喉,在它周圍風一樣的跳躍。

一個春天,又一個春天。門前的槐,已經呈現出高高大大、赳赳得勢的樣子。一群不知道名字的鳥兒,把一支支的枯草秸銜起來,不厭其煩地運送到槐樹的枝杈上。這樣,三四個鳥窩就像花兒一樣地盛開在碩大的樹冠蔓延的綠色裏。一雙雙稚嫩的翅膀,眷戀著槐樹虯姿如龍的懷抱,把樹梢當成一生的故鄉。

五月麥子黃熟的季節,正是采摘槐米的好時候。這期間任憑孩子們在樹上怎樣折騰,都是既合理又合法的。除非是誰粗心大意撼動了鳥窩,祖父才會扯著嗓子提醒幾句。

和刺槐花的食用價值不同,槐米具有涼血止血、清肝瀉火、降血脂、降血壓、醒酒、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是尚好的中藥材和保健品。祖父用微火在藥鍋內炒製好一小部分,調上蜂蜜後放在瓶瓶罐罐裏收藏起來,摻在茶葉裏沏水喝。其餘絕大部分槐米被曬幹後,要送到供銷社裏換成錢補貼家用。

祖父說每年我家賣槐米的收入,可抵得上兩個“雞屁股”。我對於“雞屁股”

的涵義雖然還不是十分的清晰,但卻感受到了門前的槐給我家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欣喜。

如果不是後來新上任的村長一心打造“村鎮規劃”的精品工程,如果不是村委會帶有強製色彩的“整齊劃一”

行動,說不定我家門前的槐至今仍會枝繁葉茂地生活在我們的視野裏。槐蔭納涼,槐茶飄香,鳥音繚繞,其樂融融。

那年已經是包產到戶了,那年莊戶人家的日子已經有了明顯的好轉,那年村裏的老槐樹底下分明已經零零星星地散布著幾台黑白電視在熱熱鬧鬧地播放。祖父羨慕得不行,他總是憧憬著自己能夠擁有一台電視機的場景。門前的槐,圈裏的豬,田裏的收成……都成了構造這一場景的元素。

然而事與願違。那是一個深秋,在我們的注視下,門前的槐一天天地發黃,一天天地飄零,一天天地衰老,最後終於成了一匹瘦馬。村裏的高音喇叭濃墨重彩地喧囂著,烘托著它的無奈和悲傷。祖父蹲在樹杈上,用了整整兩天的功夫,鋸斷了它的橫斜的虯枝和它那春天的花、夏季的葉,以及它的承載某種精神的船……最後隻剩下光禿禿的軀幹躺在那裏,無助而無望。

祖父在這一年的冬天也迅速地衰老了,他的雙腳不再矯健,他的腰身也不再挺拔,他和門前的槐一起被一點一滴地消磨殆盡了。

其實現在想想,祖父是大可不必如此傷心的,畢竟更新換代是曆史的必然,對於門前的槐亦是如此。

若幹年後當我們家喜氣洋洋地搬進二層小樓的時候,父親又特意種上了棵棵槐樹。透過青翠斑駁的樹影,我仿佛看到祖父正喜滋滋地端坐在老槐樹下搖扇、品茶、唱戲、講故事、收看電視節目……

那是一幅多麼幸福的圖畫啊。

槐蔭納涼,槐茶飄香,鳥音繚繞,其樂融融。

陪你一起聽風景

彭永強

那次去黃果樹瀑布旅遊,我在那裏住了兩天,因為我特想感受一下沒有人聲嘈雜隻有天籟之聲時候的瀑布。傍晚時分,我收拾停當,就一個人出發了。趕到瀑布邊時,天色已經漸漸幽暗下來,四周慢慢岑寂,遊人逐漸稀少,我隻感覺到陣陣怡人的涼爽氣,隻聽到嘩嘩嘩嘩的水聲在耳畔演奏著人世間最美妙的音樂……

起風了,一彎新月開始爬上樹梢。我沉浸在精妙的自然之中,身心格外地舒暢。突然,我聽見有人斷斷續續說話的聲音,那聲音有些蒼老,卻是輕柔的,飽含著情意。於是我屏聲靜氣,去捕捉那些聲音。一個男聲說:“瀑布很寬,也很高,那水是白色的,銀白色的,在月光下泛著淺淺的光……”一個女聲接上了:“噢,我聽出來了,這風景很美,這水聲很響亮,但是並不刺耳。我還聽見了風吹著山上的樹葉,樹葉在隨風搖曳著……”

是兩個老人的聲音!我覺得有些詫異,這麼晚了,怎麼還有老人有如此的雅興?我循著這聲音走去,不多時,我看見了兩位老人,在微明的夜色裏,男的一隻手攙扶著女人,另一隻手指著前方的瀑布,興致勃勃地敘說著。

一瞬間,我被他們的恩愛打動了,定了一會兒之後,我決定和這對老夫婦聊聊天。和他們搭訕之後,我才發現了那女人原來是一個盲人,她不是來看風景的,而是來聽風景的。

漸漸的,我們熟絡了,我便問他們為什麼偏偏在這時候來欣賞瀑布。那男人就說開了,他說著妻子在一旁補充著。

原來,他們是一對患難夫婦,兩個人又都很喜歡遊山玩水,可是,男人是做刑事偵查工作的,很少有休假的時間,直到去年退休,才能抽出時間來多陪陪妻子。他們約好退休後要好好出來逛一番,看看名山大川,覽覽勝景麗水。然而,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辦好退休手續的一個月前,妻子得了一場重病,醫生奮力搶救,命雖然保住了,可從此她再也看不到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