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哀民生之多艱(1 / 2)

江風獵獵,青絲飛揚。寬大的衣袖被風鼓蕩著,發出陣陣布料摩擦的聲音。

溫如玉望著獨立船頭的身影,露出一抹笑容。“鄭兄,又在看江景?”

清婉回過頭,報以一個微笑,“溫兄,你看這風。”

溫如玉點了點頭,“今日順風,照這船速,天黑前便能到北塘。”

“溫兄可是歸心似箭了?”清婉笑著望他一眼道。

溫如玉露出一抹淡笑,也不作答,負著手望向遠處的水麵,不知在想些什麼。

從衛國王城離開已經一月有餘。清婉以衛國公三子鄭華的身份,一路過了衛齊邊境,到了素江,又登上了前往楚國北塘的輪渡。

清婉第一眼看到這船的時候,是驚了一驚的,船長二十餘丈,高約百尺,起樓五層,很有了些後世輪船的模樣。不過她後來又仔細想了一想,在她原來所認知的那個世界裏,其實古代的造船技術也是非常發達的。一直到明朝下令燒毀了所有造船資料,下了禁海令,中國的造船業才開始漸漸沒落。

在這船上顛簸了數日,如柳暈得七葷八素,日日隻能躺著。孫氏三兄弟大約從沒有坐過船,看起來也沒有好到哪裏去。清婉讓他們在船艙裏呆著,自己出來透風,就認識了這個溫姓公子。

他自稱是楚國尋常人家的子弟,來齊國遊曆。說起一路見聞,頭頭是道,兩人竟聊得十分投機。隻是清婉隱約覺得,看他幾個隨從規規矩矩,禮數周全的樣子,實在不像是尋常人家的公子。不過也不說破,隻當是點頭之交罷了。

到了傍晚,船終於要靠岸了。清婉吩咐如柳四人拿了行李,走出船艙的時候,正看見幾個水手站在船尾,把係了鐵片的纜繩往碼頭上扔。碼頭上一個皮膚黝黑的中年人撿起鐵片,將纜繩係在一個樁子上。兩個約莫十七八歲的少年水手搖著絞纜繩的手柄,船就慢慢靠上了岸。

頭發花白的老船長拖長了調子,喊了一聲,“上岸咯。”兩個中年水手便靈敏地跳上了岸,伸手扶著乘客一個個下船。

清婉幾人排著隊等下船時,忽然聽見一陣哭鬧。一個壯年的水手一手拎著一個幹瘦的少年走了出來,皺著眉頭道,“這兩個賊東西躲在船艙下麵。今天才發現。應該是上船的時候混上來的。怎麼辦?”

船長耷拉著眼皮看了一眼,道,“丟到水裏吧。”語氣寡淡地像在說要丟掉一樣不值錢的東西。

水手點了點頭,往船舷走去。兩個孩子被他揪著後領,一路拖行,又是哭鬧,又是撕咬,卻沒有半點辦法。

“慢著。”清婉忍不住喊了出來。“水這麼冷,扔下去會沒命的。”

老船長依舊耷拉著眼皮,神色淡漠地看了她一眼,“沒有路引,上了岸也是一個死。還要帶累我們。”

兩個小孩被扔在地上,一個在低頭啜泣,另一個卻瞪著一雙淚眼,看著清婉。清婉走過去,蹲下,輕聲問道,“你們真是偷渡的嗎?你們的大人在哪裏?”

小孩幹淨的大眼睛裏盈滿淚水,“阿娘在船艙裏。阿娘說今年的賦稅交不上,我們實在沒活路了,逃出來也許還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