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種現象方蟈能想到的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凶手確實是進了這片草叢,而且在地麵上留下了腳印,隻是他們沒有找到,或者確切的說是他自己沒有找到,而蘇琪跟君然有發現,隻不過他們或許就是凶手,沒有將腳印的事說出來。
在現在這種情況之下,方蟈誰都不可能相信,所以無論是君然還是蘇琪,現在都有可能成為他的懷疑對象。
不過方蟈心中卻是對蘇琪有種莫名的親切感和信任感,所以他首先的懷疑對象肯定是君然。
這第二種就是凶手或許根本就沒有進入這邊荒草叢,而是通過某種特殊的手段,將書信就在了荒草叢中。
如果凶手用的是第二種情況的話,那麼他們調查路線雖然是正確的,但是他們想要從荒草叢中尋找到更多有價值的線索,那就不太可能了。
“這麼大的一片荒草叢,有可能凶手是走的路線並不是我們所行走的這一條,也不是沒有可能啊?”君然聽完也開口發表意見。
“或許是我多慮了,現在我們三個繼續分頭找,如果找不到的話,我們今天晚上就將大家集合到一起,我不信凶手他還能在我們的眼皮子底下殺人?”方蟈提議,君然和蘇琪兩人都表示同意。
三人在慌草叢中繼續尋找線索,一上午的功夫下來,什麼都沒有發現,直到方蟈準備快要離開的時候,一個不起眼的小物件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他前方一百米出,方蟈目光所及之處,在那裏的地麵上,一根四十多公分小木棍插在地麵上。
方蟈好奇,便抬步走了過去,當他走到跟前之後,他才發現,原來這並不是一根普通的木棍,而是一根前端被削尖的“箭羽”!
方蟈將這根木箭拔了出來,然後拿在手中仔細端詳,結果他在木棍的末端處有一點殘留的紙屑。
當看到這裏的時候,方蟈已經可以肯定,凶手是用第二中方法來向他們發出挑釁的,也就是說那份記載著下一個屍塊位置的信件,比不多就在附近。
這根木箭插入地麵的深度為3~5公分之間,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凶手在發射這根木箭的時候應該是借助了什麼助力工具的。
從木箭末端有紙屑的殘留可以知道,在這根木箭的末端應該是帶著一封信的。
案發現場距離這裏足足有七百多米的距離,而這麼遠的距離,如果靠人力去發射木箭的話,明顯是不可能的。
而木箭在空中快速飛行的時候空氣中是會產生阻力的,而信件在這時候就有可能被阻力擋下來掉落。
木箭在前進,阻力在把它和信件向後推了,依照空氣阻力F=1/2cρsv^2,方蟈可以計算出,信件有可能掉落的位置應當在木箭掉落位置後方的一百到三百呢的位置。
可是方蟈這一路找來也沒有發現任何紙質物品的存在,更就別說是那信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