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延緩(2 / 3)

尤其是,昨夜殿內一對鴛鴦圖樣的紅燭燃了整整一晚,帝王刻意壓低的,滿含心疼,略帶沙啞地輕喚亦持續了一夜。

李唐輕輕歎息,難得皇上封閉的心扉再次開啟,卻出了這樣掌控之外的事……

怔忪間,君於遠已然穿戴齊整,緩步而來。俊顏略顯憔悴,一雙烏目卻沒有半點倦色,淡淡道:“早朝照常,不必延期……譚司浩在哪裏?”

他眉間一蹙,不見太醫首候在門外,微微不悅。

“回皇上,譚老禦醫在殿外跪了兩個時辰。臣下鬥膽,命其回太醫院查閱古方,尋找解毒之法。”李唐略微躬身,麵上隱含凝重之色。

君於遠微微頷首,與其在殿外跪死謝罪,倒不如苦尋方子:“傳朕的口諭,命太醫院四品以上的禦醫輔助太醫首。朕的皇後一日不醒來,他們亦一日不得離開皇宮。”

“臣下遵旨,”李唐皺起眉,暗忖著那些禦醫的腦袋岌岌可危,皇上是鐵了心讓他們救人,若最後仍是救不了……

看怕太醫院近十年來,得第一次大換血了。

大婚上皇後暈厥,朝臣一片嘩然。

卻沒料到皇上按時早朝,處理政務仍舊有條不紊,沉穩如常。

隻是封鎖太醫院的消息已迅速傳遍了皇宮內外,禦醫一個也不能擅離,可見新皇後怕是不易治愈。

據聞其身子自入宮後便極為孱弱,湯藥不斷。帝王子息單薄,皇上又無意再冊立嬪妃,令一幹老臣甚為頭疼。

左右禦史麵麵相覷,誰也不敢在此時爭當出頭鳥。此刻重提立妃之事,言下之意莫不是咒皇後無子?

雖說皇上登基不久,儲君之事亦不著急。可是以皇上現下的意思,後宮往日隻獨得皇後一人。而今娘娘病危,又如何令他們安心?

惴惴不安至早朝結束,兩人終究緘默不語。

他們正準備離開金鑾殿,卻見大內總管板著臉站在殿前,規規矩矩地拱手道:“兩位禦史大人,皇上禦書房有請。”

左禦史趕忙回禮,笑眯眯地低問:“李大人可知,皇上尋臣等所為何事?”

李唐睨了他一眼,麵無表情道:“皇上的心思,為臣子又如何能猜度?兩位大人,這邊請!”

碰了一鼻子灰,左禦史笑容微僵,也就不再追問。

左右禦史到達禦書房時,六部尚書已久候在側,不由更為狐疑。

上首的君於遠環顧一周,沉聲道:“召各位卿家前來,為了商討一事。”

“臣等願為皇上分憂,”眾人一起躬身,齊聲答道。

“朕打算從柳家子嗣中挑出兩三名聰穎的幼童送入宮中,卿以為如何?”君於遠眯起眼,與其是詢問,倒不若是已然決定好的事,不過是向他們稍微提一提。

左右禦史一怔,暗想這柳家為皇室旁支,血緣偏遠,又子嗣單薄。平日循規蹈矩,當初幾位皇子爭鬥時也處於中立的位置。

隻是為了避嫌,新帝登基之際便被賜了偏遠的封地,從此再也不準踏進洛城一步。

如今皇上舊事重提,莫不是這柳家在暗地裏圖謀不軌,子嗣入宮,是作為人質牽製?

若是如此,新帝不免太過於謹慎了。

柳家遠不及四大世家那般風光,又常年是被帝王猜忌的對象之首,日子過得膽戰心驚,監視的眼線一批接著一批,將其盯得密不透風。

如此密集的監視之下,柳家一有風吹草動,立刻就能被人察覺,怎可能在新帝的眼皮底下有所動作?

刑部尚書張清雙眼一眨,蹙起眉有些不可置信。

畢竟新帝才剛剛登基,世家已平,十數年內不可能再翻身。此刻歌舞升平,帝王又正值年輕鼎盛,皇權回籠,再無後顧之憂。

這樣的時候,皇上卻突然要柳家將子孫送入宮中,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