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圓滑的人(2 / 2)

兩人談話間,簫寅生老土的吹了吹話筒,見有聲才嚴肅的清了清喉嚨。不過沒等他講話,這一幕已經引得下麵不少人笑起來,若不是知道上他是位教授,估計有人就要喝倒彩了。

麵對那些笑聲,簫寅生似乎一點也不覺被冒犯,輕視,反而還陪著笑了笑,這才開口道“現在很多年輕人畫畫,都在向著商業化靠攏,整天不是跑活動,就是參加各種會展,失去了追求藝術的本質,那還有時間,精力潛心搞藝術……”

氣氛原本很冷,隨著簫寅生說了幾句後,場麵開始變得熱鬧,不過不是鼓掌,附和,而是根本沒人在聽,不少人開始自己做自己的,甚至相互竊竊私語。

“……沒有了對藝術的追求,還怎麼搞藝術?……”

麵對台下的氛圍,簫寅生像是沒看到般,隨著他越講越露骨,越講越深入,慢慢開始有人望著他的眼神中帶著絲厭惡。

簫寅生正說的起勁,話筒卻突然沒了聲音,以為話筒壞了,正當他疑惑的查看,拍弄話筒時,展場主持的聲音傳來道“感謝蕭老對我們藝術事業的一份虔誠,現在,有請蕭老帶來的一幅展畫。”

隨著話音,展場主持兩個兩個捧畫模特上了台。

簫寅生正想詢問,展場主持不動聲色的接過他手中話筒,笑著示意後台休息會兒。

簫寅生雖然無奈,但也沒轍,惱怒的和展場主持爭了幾句,說既然不想讓他說話,就不要請他之類。展場主持也沒解釋,說了幾句體諒後,就把他送了下去。

簫寅生離開後,現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回到台上。兩個模特抬著的畫框有近兩米長,不知是擔心被損壞,還是故作神秘,畫框上蓋著塊白色錦布。

不知是不是不滿簫寅生先前的講話,當聽到是他帶來的畫時,下麵不少人抱著看好戲,心裏打著不管好不好,都要嘲笑一番,以解剛才怨氣的心思。

“李商隱的《菊花》中有這麼一句,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裏香,來讚美菊花的孤傲高潔,這而今天要展示的這幅幅,名歎菊!”隨著展場主持的介紹,他伸手將畫框上的錦布拉了下來。

錦緞飄落,畫卷盎然,晚秋時節,斜陽下,矮籬畔,一叢黃菊傲然開放,不畏嚴霜,不辭寂寞,無論出處進退,都讓人感受到可貴的品質。

沒有五彩斑斕,也沒有波瀾壯闊,畫卷用平實無華的淡墨,繪出了菊花的可人姿態。現場有些安靜,即便已經做好諷刺幾句的人,在看到這幅畫後,也不得不把到嘴的話咽了回去。

麵對台下的鴉雀無聲,展場主持很滿意,畢竟不管是拍賣,還是展場,都需要鎮場寶,這不但能吸引眼球,還能提高知名度,可謂一舉多得。

他適時哄抬氣氛道“若說,冬梅鬥霜冒雪,是一種烈士不屈不撓的人格,春蘭空穀自適,是一種高士遺世獨立的情懷,那麼,隻有秋菊才兼有烈士與高士的兩種品格。而據我所知,這幅畫出自一位芳齡不滿二十的姑娘之手,雖然心有慚愧,但也不得不感歎,青出於藍而勝於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