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1 / 2)

眨眼間,新年已過。

樓池月和娘親並兩個妹妹一起回京。父親和兄長皇命在身,沒有詔令不得返京。兩個妹妹,一個樓明月,一個樓新月。新月是當初樓池月之意,在父親下嶺南途中收養的義女。她遠先是個破落的商戶之女,要被她生父賣與他人做小妾。新月長得與樓池月有幾分相似,池月原本的打算是自己若詐死出宮,可以偷偷回家,外人隻當她是新月。

如今這個身份用不著了,所以可以帶她一並回京。新月性情溫婉柔順,與娘親很投緣。樓家也是把她當女兒一樣看待。

她們走得水路,跟著運糧船。這次從南蠻土著那裏收購了大量野生稻穀。這種稻子一年三熟,隻是口感有些差,可以釀酒。樓池月收了十船糧食,打算一部分用來釀酒,在京城開個酒坊,由大姐掌管。另一部分她打算擱在江南試種,看看有沒有辦法馴化和改良稻種。

一如江南道,貨船要靠岸補給。運河碼頭一派繁忙。杭城的新任知府早早的等候在岸邊,他是奉皇命前來接收其中兩船稻種的。知府對樓池月恭敬有家,說起來他也托了樓池月的福,才能升任知府的。樓池月問了農事官一些問題,然後將現代優選種和雜交稻的概念說了下,她對農事畢竟不懂,隻讓他們用心去試驗。

第二天,恰逢有個春日詩會,樓池月帶著兩個妹妹去詩會遊玩,娘親有些暈船在客棧歇著。加上青她們四人,七個美貌女子一起太紮眼。為防宵小之輩,雲衛一帶了十個親衛跟隨。

春風熏得遊人醉,西湖邊上,遊人如織。詩會就設在此處,男女分席,中間隔著珠簾,若有詩作都由丫環和書童傳遞。若有佳句可自薦給評審的大儒。

樓池月她們走到女子那邊席上,雲衛一他們隻好留在男子這邊。樓池月打量一下四周,女子這邊以屏風隔開了外圍看熱鬧的人。每次簾子掀動之時,對麵男子總會投來各種探究的目光,想一睹佳人的風姿。

有許多女子是戴著鬥篷進來,到樓席間就會摘下,不然寫字時多有不便。樓池月一眼瞧去,燕廋環肥,各有千秋,多數容色妍麗。樓池月她們的席位在上首,自然是知府安排的。樓池月落坐,就有很多目光投向她們。樓池月微微一笑,點頭示意。有些人也微笑點頭,有些人表情不屑地移開了目光。

“二姐,這杭城的詩會要好玩些,橋這湖光山色,可比那些園子有趣味。在京裏,不過是一個園子趕往另一個園子,無趣極了。待回二我們去遊湖可好?”樓明月年十四,未及笈,性子活潑。

“原來就是來瞧熱鬧的,你會寫詩嗎?”樓池月點了下她的俏鼻,打趣道,“你就寫樹上一隻鳥,水裏一對鴨,怎樣?”

新月撲哧一聲輕笑出聲,明月拿小拳頭捶池月的肩膀。她們旁邊一席地女子聽到了,掩唇笑道:“這位姐姐說得有趣,若都這般吟詩作對,我可就不怕夫子的課業了。”

樓池月瞧了她一眼,五官精致,隻是有些嬰兒肥,在這美人堆裏就不顯眼了,年紀與明月相仿。“我是樓月,妹妹怎麼稱呼?”

“我呀,朱芷蘭,可不是紫色的紫,聽著像染料坊的,芷汀蘭芳那個芷。”朱芷蘭有些嬌憨地笑笑。

“今日詩會一擬了什麼題目,可有限韻?”樓池月問道,她略改了下名,畢竟已詔告天下了。

簾子掀動,又有人進來了。樓池月漫不經心地掃了一眼,兩個頭戴鬥篷的小姐,身材略高些,身後跟著四個丫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