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這種局麵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人們把權利和責任分割開來。人們注視著他們的權利,但是,責任感卻日益萎縮,因此,如果他們沒有得到他們想得到的東西,他們就認為一定是某人的錯誤。
從自身以外來解釋自己不幸的原因,當然有一定的誘惑性,但是,這種態度最終不僅不會取得任何結果,而且還會導致個人的尊嚴、自尊和自由的喪失。相反,如果你能完全地承擔個人的責任,那麼,你就能通過你所作的選擇,自由地塑造你的命運。
自由是由深思熟慮的選擇組成的,這些選擇能反映你真實的自我:你真正的願望和內心深處的價值觀。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因素限製你的自由,甚至完全壓製你的自由。這些限製你自由的因素,既可能來自於你自身以外——外部的強製力,也可能來自於你自身——內在的強製力。雖然外部的因素可能會限製你的自由——如受到監禁或從事一項沒出路的工作,但是,由你自己內在的強製力所帶來的限製,則具有更大的挑戰性。如,人們之所以一般會有拖延和吸煙的毛病、忍受焦慮的煎熬、感到抑鬱和消沉或人際關係緊張,不是因為有人強迫他們這樣做。相反,他們常常是以他們意識不到的方式而使自己成為受害人。
為了消除強製力,首先,你必須意識到強製力的存在。例如,如果某人強迫你以某種方式進行思考或感覺,你隻有在意識到這種現象存在的情況下,才可能去解決這個問題。同樣,如果你沒有意識到無安全感或感情幼稚等屬於個人的問題,那麼,你就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形成內在的力量驅動你的行為。一旦你達到了這種深刻的認識水平,你就會選擇一條不同的道路,使用恰當的決策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許多人對自由選擇的性質並不了解,也有的人存在著許多疑惑,因此,下麵我們有必要對有關自由的幾個主要的誤解進行考察。
許多時候,我們進行的選擇並不自由,因為選擇是在他人的強迫下作出的。例如,如果你受到了一個行凶搶劫者或一位野蠻人的威脅,身體麵臨著受到傷害的危險,那麼,你所作的選擇就是對這些威脅作出的反應,明顯地感覺到不自由。同樣,如果你在工作中,不得已而向有權解雇你的人向你施加的不合理壓力屈服,那麼,你所作的選擇很明顯就會受到這種環境的限製。這些對你自由的限製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外部的強製力,因為它們是促使你在不得已的條件下進行選擇的外部影響力。雖然綁架人質、索要贖金以及敲詐等是這種強製力極端的表現形式,但是,強製力也有許多早期的形式。政治領導人訴諸恐嚇、對熟人微妙的操縱、乞丐暗示的威脅、有權人進行的性騷擾等,是限製你自由的外部強製力的普遍表現形式。
把自己從外部的強製力中解放出來的方法是,消除它們或使其成為無效,隻有如此,你才能作出反映你真實願望的選擇。例如,如果你的選擇受到了野蠻的丈夫或不講理的上司的限製,那麼,你或者必須改變他們的強製性行為,或者你必須擺脫這種環境以獲得真正的自由。如果你認為你的選擇受到了你所居住的地理位置的限製,那麼,你或許必須通過搬家才能增加你自由選擇的可能性。
關於自由的第二個誤解,幹擾著人們進行自由選擇的能力,因為它鼓勵人們被動地接受他們所麵臨的可供選擇的條件。然而,充分地行使自由意味著你要積極主動地創造現實沒有提供的選擇的可能性。這種能力既涉及到通過采取積極主動的精神進行批判的思考,也涉及到通過創造獨特的可能性來進行創造性的思考。例如,如果你在工作中需要完成一個項目,你不應該隻考慮原有的條件來實現你的目標,而是應該積極地尋求更多的可能性。如果你與某人麵臨著一個困難的處境,你不應該把自己局限在這個範圍內來進行選擇,而是應該努力找出解決問題的新方法。人們往往滿足於坐在那裏,聽任環境決定他們的選擇,而不是采取積極主動的精神,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去塑造環境。批判的和創造性的思考者把世界看成是一個他們有責任去塑造和改變的可鍛造的環境,這樣就能使他們放手去最大程度地行使他們選擇的自由。
“沒有人是自由的,他是自己的奴隸”。這句格言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雖然你可能認為你能進行自由的選擇,因為你不是能見到的外部強製力的受害者,但是,你的選擇可能的確是不自由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你的選擇可能是內在的強製力的產物,一些非理性的衝動限製奴役著你。即使你是按照自己的“願望”進行選擇,“願望”本身也不代表你最真實的自我——你內心最深刻的願望和價值觀。
盡管在社會生活中,沒有外部的威脅能強迫人們進行選擇,但事實的確存在。不過,在許多情況下,對人的限製不是來自外部,而是來自人的自身,這種內在的限製使人們無法進行源於他們真實的自我的選擇。你怎樣才能知道自己的選擇是源於你真實的自我,或它是內在的強製力的產物呢?對此沒有簡單的答案。你必須批判地思考你所處的境遇,以對它有一個全麵的了解,但是,下麵的一些問題能指導你進行進一步的思考:
你感到你能進行一個自由的和沒有限製的選擇,如果願意的話,你能很容易地“作出相反的選擇”嗎?或者在某種意義上,你感到你的選擇超越了你意識的控製,你受到一種不反映你真實自我的力量的“控製”,在某個方麵,某種衝動“支配”著你?
你的選擇豐富了你的經曆,為你的生活增加了成功、幸福等積極的品質了嗎?或者你的選擇為你帶來了消極的後果,損害了你努力要實現的許多積極的目標了嗎?
如果有人問你,你為什麼要進行選擇,你能給出一個有說服力的、合理的解釋嗎?或者你對解釋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感到不知所措,而隻是說:“我無法控製自己。”
當人們吸煙成病時,他們常常感到,他們不是在進行一個自由的和沒有限製的吸煙選擇,因為對他們來說,要戒煙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相反,他們常常感到他們被習慣所困擾,盡管他們也曾作過無數次的戒煙的嚐試。
吸煙給一個人的生活增加了許多消極的因素,包括對他自己及他周圍的人健康的損害、牙齒有鏽斑、呼吸困難等。從積極的方麵來看,人們認為吸煙能減少憂慮、抑製食欲、緩減社會的壓力等。但是,吸煙隻能是治標之舉,而不是治本之策。總的說來,吸煙最終的後果是消極的。
想戒煙的大多數人對解釋他們為什麼吸煙的原因感到不知所措,而隻是說:“我無法控製我自己。”
現在我們使用這些標準對吸煙進行分析。習慣性吸煙似乎明顯是一個內在的強製力的例子。當然,雖然吸煙可能不是你的問題,但是,你可能要考慮你生活中其它的事情。雖然你可能發現,作出別吸煙的勸告是很容易的,但是,當你麵對巧克力包奶油小蛋糕的誘惑,麵對缺乏安全的恐懼感或嚴重的消沉抑鬱時,你可能就不會很容易地接受這類簡單的勸告了。
有的內在強製力來源於他人的期望,而我們漸漸地在無意之中把這些期望“內化”為我們自己的一部分。例如,在你的生活中,某人可能要求你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依從,你可能逐漸地把這種期望內化,真的認為表現出這種自我克製是你自由的選擇。不過,雖然你在表麵的層次上可能能使自己確信,但在一個較深的層次上,很明顯你放棄了你的心理自由,而服從了他人的要求。這就是人們為什麼很難掙脫虐待的和破壞性的夫妻關係的原因:他們不把這種關係看作是虐待的或破壞性的,相反,他們可能認為這樣做是他們的自由選擇。
在你全部的社會生活中,這種同樣的心理模式不斷地出現。希望被愛、被人接受、被人尊敬,適應社會整體,得到他人的獎賞,這一切都是人的天性。不過,雖然你可能努力地使自己確信,但是,你在對這些壓力和需要作出的反應的選擇常常真的是不自由的,因為促使你行動的驅動力不是來源於你自身,而是來源於自身之外的力量。這裏的關鍵是你自我意識的程度。自由選擇要求你能意識到社會的壓力和期望,你能有意識地選擇如何對它們作出反應。但不幸的是,我們這個關鍵的自我意識常常是缺乏的,因此,我們的行為是外部操縱的結果,而不是源於自我的選擇。
大多數人確信,隻要他們不過分地被外部的力量所驅使去做某事,他們的決定就是他們自己的,如果他們希望某個東西,那是他們想要它。但是,這是我們對我們自已存有的一個大的幻覺。我們的許多決定實際上並不是我們自己的,而是由外部給我們建議的,我們成功地說服了我們自己,這是我們所作的決定,但其實我們是在服從他人的期望,被害怕孤獨隔絕和對我們的生活、自由和舒適的較為直接的威脅所驅使。
即使你可能認為你在進行真正的自由選擇,但實際情況可能是,你對內在的或外部的強製力的反應所作的是“虛假的選擇”。因為你沒有意識到對你的行為產生影響的某些因素,所以,你生活在玩偶的幻覺中,你的每一項活動都被你看不見的提線所操縱。
雖然每個人都參與了某些虛假的思考和虛假的選擇,但是,這裏的關鍵問題是,在什麼程度上,我們大家都這樣做了。如果你是一個對你的信仰和選擇進行反省、推理和批判思考的人,那麼,你基本上是一個“內在導向”的人,即你是一個獨立地進行思考和選擇的人。相反,如果你是一個很少對你的信仰和選擇進行批判思考的人,那麼,你基本上是一個“他人導向”的人,也即你是一個受他人的期望或你幾乎不能控製的內在力量決定的人。真正的自由要求我們具有對“自我”進行反省、推理和批判思考的意誌和能力,缺乏這些能力,我們就會處於成為“虛假的自我”的危險境地之中。
我們會很自然地認為,既然你的自由常常受內在的和外在的強製力所限製,因而你的責任就會被減少,因為這些內外的強製力似乎是你無法控製的因素。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你仍然是有責任的。為什麼呢?因為你感覺到你自己所承受的限製,主要是你以前進行選擇的結果。例如,雖然你現在可能感到迷戀某些藥物,或處於身心上受到虐待的夫妻關係之中,但事實上,你的這種被奴役和束縛的狀況是多年來就發生的。現在,你可能感到你深陷其中,甚至想象不到會有不同的可能性。然而你的處境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它是你進行的一係列選擇的結果,就如同用線慢慢地把你的手纏住,一開始,你很容易掙脫,但是,如果你不采取行動,就會逐漸地達到這種程度:沒有外界的幫助,你就無法使自己得到解脫。在此,尋求這樣的幫助仍然是在於你自己的選擇。因此,你應該對所發生的事情負責。
但是,周期性的抑鬱消沉、恐懼、情緒不安以及其它的一些心理問題又是怎麼回事呢?人們也應該對這些情況負責嗎?雖然我們已“進步”到對幾乎每一種病症,特別是心理領域,都有藥可治的地步,但是,我們需要回首去審視,在上述情緒失調中思考應起什麼樣的作用,因為我們常常在無意之中,通過我們的思考和選擇使情緒失調得以存在,甚至使它們得以強化。當然,在嚴重的、慢性的和長期的情緒失調的情況下,專業的治療幫助是必要的,但是,對於較為常見的並影響我們發揮潛能的失調病症,如果我們能做到清晰的思考和自由的選擇,我們就常常能想方設法,努力地衝破這些障礙和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