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意義上說,不少科技發明可能隻符合地球規律中的某些個別小規律,但卻違背了整個地球的大規律。比如:很多科技如武器尤其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化學武器、核武器等不僅把人類而且把地球帶到了毀滅的邊緣,這也是為什麼人類必須禁止這類科技發展的原因,這也許是為什麼原子彈理論奠基人愛因斯坦在美國向日本投放了世界第一顆原子彈之後的十年間,耗費大部分精力倡導“禁止使用核武器”運動的原因。克隆人的技術不能說不科學不先進,但是如前所述,規律外麵還有更大的規律,由於它違背了天理,所以它的實施普及將導致人類自我毀滅;還有很多所謂“先進”的科技,表麵上看,似乎給人類帶來美好的生活,但實質上,它們一方麵在加速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另一方麵使人類遠離自然,隻能生存在人造的世界裏,導致人類退化。外界環境一旦發生變化,或者一旦失去賴以生存的工具,人類就難以生存。
最後,不要忘了,事物都是對立統一的,當然規律也是對立統一的。很多東西看似很好,一旦把它們放進更大的規律中,你就會發現,它們帶來的隻是“對立”沒有“統一”,或者相反,如包括上述克隆技術在內的許多科學技術的發明發現和應用。對立統一是地球的最重要法則之一,體現在宇宙萬物之中,如單獨地看,美國的一些金融產品、金融市場及其過度依賴金融的經濟發展模式等完美無缺,但如果你能把它們放進更大的規律中,你就會發現,它們隻有統一,沒有對立,違反了更大原則,尤其是地球法則。而所有地球法則都蘊涵在自然的樹中。所以,如果我們不愚蠢,我們可以讓樹啟迪人類思維,讓樹的智慧、規律、邏輯和記憶向我們提供各種各樣有用的知識,使我們既可通曉過去,也可預卜未來。
第七節植物智慧啟迪人類重新思考
核心提示:
堅持認為植物有智慧的學者認為,植物不僅有智慧,有時甚至超越動物。植物具有預見性、靈活性和適應性。地球上生物量的99%是植物這一事實即說明,植物相當善於處理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植物具有預見性、靈活性和適應性
英國愛丁堡大學托尼·特雷瓦瓦斯認為,長期以來,人們過低估計了植物的智慧。植物具有計算能力,不僅能夠超前處理未來發生的問題,即預見將會出現的麻煩並作出避免這類麻煩的決定,而且記得在它們身上曾經發生的一切。
植物學家早就發現,植物能按比例計算出附近草木受到紅外線輻射後對射線的遷移,並用綠葉吸收紅光並反射紅外線以減少對自身的傷害;它們還能預測未來在何處會遭遇競爭與被遮擋光線,如果有必要,就采取入侵行動,率先長出枝葉占領有利位置,讓整個身體包括根莖結構、葉片數目及大小,在陽光下獲得最適宜的位置。
植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令人驚歎。一種叫做“dodder”的寄生植物,入侵戰略異常出色。
早在1990年,英國研究人員就發現dodder沒有光合作用,但它盤繞宿主植物,用枝芽刺進宿主體內吸收營養分和水分。這種寄生植物先預算宿主能產生多少能量,據此決定入侵(寄生)程度。
如果宿主枝大葉肥能量多,dodder就會多盤繞宿主幾圈,長出較多枝丫吸取營養;如果宿主樹體較小,dodder就會少盤繞幾圈,避免自己的能量過多浪費。這種數學計算類似動物計算何時該進食、何時該運動。
研究發現植物有知覺,能感受陽光、聲音、震顫、接觸以及化學物質,也能對水、溫度與地心引力作出反應。
植物對上述因素作出反應的結果,一般是改變生長模式;這種改變相當複雜和多變,也是人們幾乎無法想象的。
植物驚人的“規避”行為,就是典型的對環境的一種反應和適應。棕櫚樹有一個長在主根上的杆莖,它借此得以在土壤中挺立。但當鄰居爭奪它的光線或營養供應時,它會向陽麵長出新的主根,將整體移到陽光照射的地方,而處在陰影的那部分則會死去。
此外,一些實驗證明,相鄰植物能彼此感受到競爭者根須的存在,因而會向另一個方向生長,植物的這些行為是有意為之,可謂是對環境的有意適應。
植物還有類似人類的反射和直覺。當它們預感到鄰居有可能長得超過自己時,就會迅速生長超越鄰居。這意味著植物鄰裏之間達成一種妥協,以此解決某些衝突。
然而,一些植物對環境並非僅僅隻有這樣簡單的反應。比如它們在土壤中的根須常常伴隨礦物質或濕度而轉移。一種屬於匍匐草類的草本植物叫做“glechoma”,當它們生長在肥沃的土壤中時,會長出很多分支和葉;也會快速長出一團團的根,充分吸收局部土壤的營養。但是,當它們長在較為貧瘠的土地上時,會蔓延得既寬廣又快速,好似逃竄一般;而根莖通常變得較細,分支也迅速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