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四章 曹軍來襲(3 / 3)

劉備問道:“請戰不是挑之怒之來?”

徐庶道:“不然,河北的三十萬袁軍才是曹操重點防守的對象。如今曹操看似三路告急,四麵楚歌。其實隻要應其一路,餘皆不足懼。袁紹謀士雖眾,互不相服,不相統屬。袁紹又是朝三暮四之人,常因他人片言而改變決定。”

“見謀士所謀不和,必心懷疑惑,不敢輕進。曹操隻要扼其進兵之路,深溝高壘,不與之戰。袁紹糧草一盡,必然退兵,張繡和孫策也必無功而返。”

“徐州這路軍馬是曹操恐我襲其後,虛張聲勢的一路軍馬。明為進攻,實為防守。劉岱、王忠二人又非宿將,文無張良之計,武無呂布之勇,必不敢輕進。”

“我想曹操也不想白白斷送這五萬軍馬,必先吩咐二人不可輕進。我若遣使一介往下戰書,彼知我有準備,恐違了丞相將令,如何還敢輕易進兵。”

賈敬業不往點頭,道:“元直所言甚為有理,我本來還以為能搞得曹操手忙腳亂,大出洋相呢,沒想到他居然這麼輕鬆就擺平了。”

劉備道:“既然敬業、元直都主張遣使往曹軍之中下戰書,不知隨人願往?”

孫乾應道:“卑職願往。”

劉備道:“公祐此行當小心在意。”

孫乾道:“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我奉命出使,劉岱不敢怎樣。”

劉備點了點頭,道:“那就由公祐前去吧。”

孫乾應道:“是。”

徐庶道:“如今勝負重心盡在河北,明公可差人往探袁曹動靜。這裏好早做準備。一旦袁紹退軍,曹操便會親來徐州,那時便真要有一場惡戰了。”

劉備問道:“誰願往黎陽一探?”

簡雍道:“卑職願往。”

劉備微微一笑,道:“就由憲和前去。”

袁紹雖說出兵三十萬,卻雷聲大雨點小,遲遲不見動靜,直至七月盛夏,各項準備工作方始就緒。

袁紹領著一眾謀士、大小將領,率著三十萬大軍。頭頂烈日,冒著高溫,前赴後繼,浩浩蕩蕩,殺奔黎陽。

袁紹一方的辦事效率之低,官僚作風之嚴重由此可見一斑。

其時曹操早已列營守住險要,深溝高壘,高懸免戰牌,不與袁紹交戰。

袁紹數次挑戰不果,也隻得深溝高壘,與之相持。

袁軍之中,沮授恨袁紹不用其謀,也不再用熱臉去貼他的冷屁股,軍議之時不甚盡力,隻是唯唯諾諾,不為其出謀劃策。

許攸不樂審配領兵,往往行小人詭計,到袁紹那給審配上眼藥、進饞言。

審配也不客氣,於雞蛋之中挑骨頭,找尋許攸的過失,跑到袁紹那裏打小報告、告黑狀。

袁紹手下謀士為了個人的利益,不顧大局。竟視行軍打仗如同兒戲,當此緊要關頭,搞窩裏鬥,且鬥個不亦悅乎。

袁紹一貫優柔寡斷,憑人起落。見此情景,毫無辦法,隻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什麼事也沒生過。

軍議之時眾謀臣爭吵之聲不絕於耳,和進菜場似的熱鬧非常。

往往一吵便是一兩個時辰,卻什麼結果也沒吵出來。袁紹聽得不勝其煩,常常一怒之下離席而去,軍議也就因此不了了之。

他因眾謀臣意見不和,心懷疑惑,便不敢冒然輕進,隻得躲在大營之中飲酒作樂,浪費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