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中國企業之怪狀(5)(2 / 3)

那些喜歡將自己的成功看作是天降大任,自命不凡而稱王稱霸的老板其用意不外乎三:

1、是給自己打氣,給自己壯膽。“既然我稱王稱霸是命中注定,是上天的旨意,那就什麼也不用怕,什麼都可以賭。上天是無所不能的,有上天做堅強後盾再大的危機也不用愁,都能逢凶化吉,有驚無險。”

2、是狐假虎威,挾霸王之威以令顧客。“我們的產品既然敢稱王稱霸,那就肯定是行業第一,舉國無雙,你們顧客啥也不用想,僅管放心大膽地掏錢就是,大膽地買,大膽地用”。

3、是為著把企業建成自己的家天下製造輿論。中國人骨子裏頭雖有深厚的家國情結,但那是有所指的,僅限於自己能發家,能建立自己的小王國。國人向來看不得自己熟悉的人超過自己,高於自己。原來哥們幾個齊心協力贏來的企業或為大夥公有的企業,現在要一步步變成老板的家天下,那心裏頭的疙瘩說什麼也消除不了,沒辦法,老板為了讓老哥們服氣,隻有借助於天,借助於不可抗拒的天意。“你們聽著,不是我要搞家天下,而是天意如此,不搞不行,你們不也是信奉天命嗎?”

家天下企業或家族製企業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好,在社會發展的某些階段,某些領域,家族製企業甚至還有他獨到的優勢。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家族製企業由於在用人、組織凝聚力、製度管理上存在嚴重缺陷,因而注定了他們無法走出小打小鬧的狹隘天地。

中國家族企業的用人講究任人唯親,講究打虎要靠親兄弟,上陣要靠父子兵。他們以為:危難之中肯顯身手的隻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外來人才概不可靠,可用不可信,不能委以重任,須處處、時時設防,否則,被人家賣掉了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種看法,其實是不通人情世故的表現。世上從來隻有永恒的利益,沒有永恒的親情。墨子說:“雖有慈父不愛無益之子。”劉邦說:“雖有親父,安知其不為虎;雖有親兄,安知其不為狼?”父兄如此,那見錢眼開的七姑八姨還用贅言嗎?不信請掐著指頭算一算,中國知名的家族企業有幾個不是毀於自家人手中!吃裏扒外的、扒灰的、目無朝綱的、貪汙受賄的有幾人不是自家人?須知自家人也是人,是人首先關注的是自身利益,然後才是親情。古人說:“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疏。”兄弟姐妹七姑八姨之所以湊在一起,還不是利益驅動。誰可靠、誰不可靠都是假的,利益最可靠。企業有了公平合理的激勵機製、分配機製,外來人才一樣可靠,一點不會比自家人差。相反,倒是自家人難伺候,自己有多大本領,有多大貢獻很少願意去想,隻曉得跟別人比待遇,比權力,稍有不稱心則大鬧天宮,且無所顧忌。老子不服老子叫,你是皇親我是國戚,板凳桌子一樣高。

家族製企業內部由於缺少明確的產權界定,家族成員在利益分配上的多寡全憑身為家長族長的老板一人說了算,因而利益紛爭在所難免。小不點的家族製企業油水不大,可供爭奪的利益不多,兄弟姐妹七姑八姨間還能勉強過得去。大一點的家族製企業有利可爭,有利可圖,矛盾重重,鬥爭激烈。大家族裏麵有小家庭,除老板外的家族成員想得更多的是小家庭裏的小九九,龐大的家族靠老板一人終究是獨木難支。矛盾激化到企業承受不了的時候,各奔東西,分立山頭就成為唯一選擇。同吃一鍋飯,同舉一杆旗的兄弟至此成為同爭一鍋飯,同出一招先的對手。半斤對八兩,蝦兵對蟹將,彼此彼此。

中國家族製企業排斥製度管理。他們僅管也製定了一大籮筐製度,但很少能得到執行,親情永遠大於製度。家族製企業的老板常常喊累,為什麼?因為無序,因為混亂。家族成員不執行製度,非家族成員也可以視製度為兒戲。沒有規矩焉能成方圓?老板知道累,但不知道累的根源在於他自身。自己能正人正已,大義滅親,一視同仁,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西方社會也有大量的家族製企業,但他們不排斥外來人才,自家人不行就讓賢,唯賢是舉,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家族成員的產權關係明確,該你拿的你拿,不該你拿的你想拿也拿不到,親兄弟明算帳;製度麵前人人平等,情歸情法歸法,老板犯規與員工同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家族製企業走到這一步,用不著擔心能否做大做強。

好作吾家吾國之夢,好為吾王吾霸之舉是各個企業的自由,無人可以阻攔,但有一點應當注意:請實事求是。不能過於離譜,瞎吹一氣。還是繼續到超市的貨架上去看一看,到底有多少自命為王霸的品牌能經得起統計學的檢驗,而不是假冒偽劣的王霸呢?相反倒是那些真正夠得上王霸的品牌如微軟、可口可樂在王霸二字麵前唯恐避之不及,生怕讓對手揪住辮子,扣上一頂壟斷的帽子被強迫肢解。在這一點上,我以為:一切有誌於吾家吾國吾王吾霸的老板,倒該學學劉伯溫的“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