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天下諸侯 第99章 奉天子以令不臣(4)(1 / 2)

許攸回報袁紹,訴說秦驍要求割穎川、陳留二郡之事。袁紹聽完了前因後果,大笑道:“固守之徒,這二地都是戰略要塞,可秦驍隻求自報,何足慮也,孤若是擊敗了曹操,兗州盡入我手,重奪二郡,不過翻手之間,由了他去吧!”

許攸聽說後鬆了一口氣,當即將袁紹同意一事,快馬加鞭地送往洛陽。

賈詡聽說袁紹同意,臉上浮現喜色,“袁本初膽敢將此二郡讓與相國,足見其麻痹大意和輕視,但袁本初色厲膽薄,見小利而忘命,敢大事而惜身,目前輕視相國,反而是好事,待日後相國肆機而動,一舉奪取整個兗州,教袁紹悔到腸子都青了。”

秦驍躺在藤椅上閑讀兵書,悠然道:“不錯,現在小看我,日後我將成為他最稱職的敵人。”將兵書放在一旁,站起身來,沉吟道:“召集兵馬,進軍兗州,會合袁紹!”

賈詡大喜,立馬出去囑咐。

征討責任重大,要有個穩定的後方。秦驍盡起三萬大軍,封荀彧為尚書令、荀攸為執金吾,二人出了名的有謀略,又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荀子之後,家世顯赫,推薦二人從職,並未受到多大的阻力。

秦驍自得以控製漢獻帝後,真正地嚐試到了“號令諸侯”的滋味,當然,說是號令也實屬勉強,畢竟東漢十三州各自有諸侯占著,漢室早已失去中央集權,沒有什麼實質權力,但名義上還能收取各州各郡的稅收,雖然拖拖拉拉的一在不繳,但諸如劉表一類的固守門戶之徒,隻擔心那一畝三分地被人搶了,擔心“劉荊州”的名頭讓秦驍給捅了,一直安安分分的進貢。

三萬大軍分別分成三路,第一支由秦驍率領,餘下兩支則分別由張遼、趙雲二人統帥,一齊夾擊兗州。

秦驍進軍濮陽、張遼破陳留、趙雲襲穎川,袁紹部將顏良、文醜也率軍襲擊,一時間,整個兗州都彌漫於戰火之中。

……

許縣。

曹營裏的一群謀士都黯然無語,兗州的緊急前所未有,四麵楚歌,戰火的鼓動猶如燎原之勢,秦驍與袁紹一路攻城掠地,實力甚強,根本難以抵擋。

曹操冷哼了一聲,負著雙手麵朝北方,沉吟道:“當此之局,如何可破?秦驍為報昔日之怨,結合袁紹,實力空前絕後。”

夏侯惇出了名的急先鋒,第一個站出來道:“由我去,先率軍救陳留,再回師穎川。”

曹操道:“兵力集則不足破全麵,散則難以抵擋任何一路敵軍,元讓這話,頗有見地,但未免太緩了,陳留與穎川往來之際,也很容易被趁機圖謀。”

毛玠道:“我軍屯田尚未完成,已遭到秦驍兵馬的破壞,實在可惜,不如割地求和,乃上上之策。”

“割地?”曹操嗤笑一聲,搖了搖頭道:“秦、袁全力而為,目標是整個兗州,可是我能將兗州讓出去嗎?兗州不存,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天下再大,也沒了退路。”

毛玠順口提及,沒有細思,被曹操這麼一擠悅,頓時麵色漲紅,不敢再說。

一名老者上前,說道:“曹公,天底下沒有萬全之策,唯有舍小固大,現在已經不是保全局的問題了,不如引兵濮陽,肆機尋求戰機,與秦驍進行決戰,若是戰勝了,則可另外二軍軍心渙散,屆時就可圖謀其他。”說話之人,正是程昱。

這一刻就展現亂世奸雄的氣概了,曹操拍板道:“不錯,不錯。夏侯惇、曹仁聽令,速速率兩萬人,加緊保衛濮陽!”

“是!”“是!”

……

濮陽遙遙在望。

秦驍乘坐麾蓋大傘,旌旗飄揚,兵馬邁著整齊的步伐前進。

行至不足三箭之地,濮陽已瞧得清清楚楚,城上一人怒喝,“來者何人,速速滾蛋!”

秦驍大馬金刀地坐在麾蓋下,用手擋著陽光,看清了城頭上的人是夏侯惇,不禁露出笑容:“夏元讓,何不出城決戰,當什麼縮頭烏龜?”

夏侯惇大怒,大手一揮,“弓弩手,準備,一起發射!”三百弓弩手上前,向城下射去。

秦驍還沒有動,典韋嘿的一聲,三軍皆退,一千名刀盾手護在傘蓋周遭,抵禦箭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