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購買的無形資本,首先要付出貨幣G,購買無形資本W,W用於企業生產經營,與有形資本一起共同創造利潤,最後收回貨幣G′,這時的G′已產生增殖,是在原來的G的基礎上多出了ΔG,因此,其公式就是:
G-W……P……G′(G+ΔG)
其中,G′是無形資本與有形資本共同作用,無形資本的價值轉移到有形產品中去,並創造了新的價值,賣出商品後收回的貨幣。假設通過n次循環後,生產性無形資本的價值才全部收回,則第一次循環用公式可以具體描述為:
……P……W′1-G′(G0/n+ΔG′01+G1+ΔG1)G0-W0 G1-W1
其中,W1是用貨幣G1購買的原材料和勞動力,W0是用貨幣G0購買的生產性無形資本,假設W0要經n次循環後才完全把價值轉移到有形產品中去,那麼每次轉移的價值量就是G0/n,ΔG′01則代表生產性無形資本在第一次循環中所實現的價值增值,ΔG1代表有形資本實現的價值增值。用貨幣購買了原材料、勞動力以及無形資本後,有形資本和無形資本開始在生產領域共同發揮作用,即W0和W1共同投入生產經營活動,最終生產出有形商品賣出後,收回貨幣G′,第一次循環中它的總數額就等於G0/n+G′01+G1+G1,並實現增值,總增值額即為G′01+G1.無形資本的價值實現過程是借助於有形資本的價值循環和周轉實現的。有形資本的第一輪循環結束後,新的一輪循環馬上開始,這時由於企業已經擁有無形資本W0,則自此之後的周轉形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P……W′1-G′(G0/n+ΔG′02+G1+ΔG1)W0 G1-W1
……P……W′1-G′(G0/n+ΔG′03+G1+ΔG1)W0 G1-W1
……
……P……W′1-G′(G0/n+ΔG′0n+G1+ΔG1)W0 G1-W1
經過幾次周轉後,W0的價值完全收回,即G0n×G0/n+ΔG′01+ΔG′02+……+ΔG′0n,無形資本完成了一個徹底的大循環。W0的價值都轉移到了有形商品中去,並隨著有形商品的銷售,分期分批地收回。在這一點上,無形資本的作用有些類似於固定資產,固定資產的價值就是分期分批轉移到新的產品中去,隨著產品的銷售而逐漸收回的,並在會計科目上表現為固定資產的折舊。
由於專利權是有期限的,所以,一旦自身的價值完全轉移到有形產品中去以後,無形資本就完成了自身的使命。這時候,資本所有者或者再創新想辦法獲得新的無形資本,以便進行新一輪的無形資本周轉;或者隻好進行沒有無形資本參與的生產了。即使是專有技術,它也有經濟壽命終結的那一天,所以,同樣不可避免價值轉移完畢後壽終正寢的命運。或者由於技術泄密而導致自身壽命人為的縮短。無論怎樣,隻要最終要像機器和廠房那樣被拋棄,它的價值轉移和實現方式就始終要遵循時間的限製,這主要表現為無形資本價值轉移的徹底結束。
接受捐贈和自創的企業無形資本,隻要是應用於生產領域,其周轉的形式與購買的無形資本周轉形式是相似的,隻是開始的形式不同。接受捐贈的企業無形資本,最初沒有付出貨幣成本G,但是它的價值量我們可以用G表示,所以,它應用於生產經營後,其價值實現形式為:
……P……W1′-G′(G0/n+ΔG′01+G1+ΔG1)W0 G1-W1
……P……W1′-G′(G0/n+ΔG′02+G1+ΔG1)W0 G1-W1
……P……W1′-G′(G0/n+ΔG′03+G1+ΔG1)W0 G1-W1
……
……P……W1′-G′(G0/n+ΔG′0n+G1+ΔG1)W0 G1-W1
接受捐贈的無形資本也是通過與有形資本的相互作用,借助於有形資本的多次周轉使自己的價值得到了實現,它的數量也等於n×G0/n+ΔG′01+ΔG′02+……+ΔG′0n。
與接受捐贈的生產性無形資本相類似,企業自創的生產性無形資本,其價值實現過程隻是開始時的形式不同,以後的過程就完全相同了,無形資本在這些過程中都是作為一種前提條件,與有形資本相互作用,借助有形資本的多次周轉才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企業自創的生產性無形資本,最初也必須付出貨幣成本G0,購買原材料商品Pm0和勞動力A0,經過生產後創造出無形資本,然後用於企業的生產經營。因此,企業自創生產性無形資本價值實現的第一階段,可用公式表示為:
G0-W0 A0 Pm0
購買了原材料Pm0和勞動力A0後,即進入無形資本的研製開發階段,其第二階段,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W0 A0 Pm0……P……W′0
這個階段結束後,無形資本被研製開發成功,之後,即進入第三階段。若企業自創的無形資本用於出售,則最初付出的貨幣G0完成了一次循環,即為:W′0-G′0.其完整的公式可表示為:
G0-W0 A0 Pm0……P……W′0-G′0
很多以出售無形資本營利為目的的科研院所和機構,它們的無形資本價值實現形式,即如上述公式所示。這時候的無形資本W′0就是典型的商品,即用於交換的商品。如果是以特許經營的方式進行的,那麼生產性無形資本的價值實現方式還是如上所述,G0-W0……P……W′0-G′0,隻不過是可能要經過多次轉讓才能完全實現,G′0=G′01+G′02+G′03+……+G′0n。可是大多數企業自創生產性無形資本的目的是為了企業自身的生產經營,是為了自我應用。因此,第二階段之後,無形資本直接進入生產應用階段,而不是出售階段。與有形資本一起,共同生產出新的商品W′1,最後換回貨幣G′,用公式表示就是:
……P……W′1-G′(G0/n+ΔG′01+G1+ΔG1)W′0 G1-W1
因此,企業自創自用的生產性無形資本,除了在開始階段表現形式不同外,無形資本開發成功後的價值實現也通過與有形資本的相互作用,逐漸完成價值轉移的。用公式可以完整表示為:
……P……W′1-G′(G0/n+ΔG′01+G1+ΔG1)W′0 G1-W1
……
……P……W′1-G′(G0/n+ΔG′0n+G1+ΔG1)W′0 G1-W1
無形資本W′0的價值總額=n×G0/n+ΔG′01+ΔG′02+……+ΔG′0n。
總之,生產領域的無形資本就像固定資產那樣,是生產的前提條件,它在生產的過程中隻是轉移自己的價值而不創造價值,但是,由於用於生產的無形資本價值一般比較高,所以,每次轉移的價值量和無形資本生產者所創造的剩餘價值量也就相對較高;同時,由於利用無形資本生產的有形產品也具有無形資本的壟斷性特征,所以,資本所有者可以利用這個特征製定較高的價格,來獲取較高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