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透析
現階段,科技領域成為眾多企業競相爭搶的香餑餑,因為眾多企業都發現了科技對於企業生命延續的重要意義。
2012年,穀歌風投一共斥資3億美元先後為150家公司投資,這些公司的經營範圍細分起來更是五花八門,涵蓋移動應用、生命科技、消費互聯、大數據等六大行業。但總的來看,這些行業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高科技。
首先,在網絡E時代,APP自然是眾多E商家的生命線所在,穀歌有自己的Google Play,裏麵的應用數量多達數十萬個。然而,這些應用大多數都不是穀歌自己研發,而是轉交給第三方來製作的。穀歌需要做的,就是從眾多的APP製作商家中挑選出優秀的,然後進行投資,鼓勵其製作出更好的作品,從而實現穀歌與應用製作商之間的利益雙贏。
除此之外,穀歌對於清潔能源方麵也是鍾愛有加。雖然投資的對象並不多,但是穀歌的每一筆投資都是闊氣不凡,最誇張的一筆莫過於花費2.8億美元投資了太陽能公司Solar City,而穀歌在這一行業的總投資額更是直逼10億美元。
穀歌為什麼這麼做?是為了樹立自身的良好形象,充當環保衛士嗎?是為了贏得包括員工在內的眾人的口碑嗎?當然,如果為了某些特殊的需要,上麵的問題回答“是”也沒有問題,但真正的原因是穀歌在這其中嚐到了甜頭。
雖然全球已經步入21世紀,在這個新的世紀中,世界各國搭乘著科技的快車正快速地朝未來駛去,但驅動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的仍舊是傳統的能源。這些能源都是有限的,隨著消耗能力的日益提高,留存的傳統能源將會越來越少,因此消耗傳統能源需要支付的成本也日益增加。穀歌本身就是一個能源消耗大戶,日益增長的能源消耗成本必然會使穀歌背上沉重的運營成本負擔。為了讓自己在新世紀中跑得更加輕鬆,穀歌決定投資清潔能源,從而達到為自己“瘦身”的目的。
據穀歌公布的數據顯示,穀歌全球能源消費達到2.6億瓦特,而其中能耗最高的要數穀歌的數據中心了。這是一筆多大的能源消費量?我們從數據上或許難以體會,我們可以做一個這樣的轉換:美國弗吉尼亞州首府裏士滿市內的所有家庭用戶用電量大致與此相當,如果有4個穀歌這樣的企業,為了滿足他們的能源消耗量,可能需要專門為這4個“穀歌”修建一座標準核電站。
穀歌對美國太陽能發電廠進行投資,使得太陽能發電廠的平準化發電成本(LCOE)下降了28%,太陽能電池板的價格在過去5年中下降了80%。光是在數據中心這一處實現的節能計劃,已經為穀歌節省了近10億美元的能源成本,僅僅這一項節約下來的資金就占據了2012年穀歌營收業績的2%。
讓企業變“年輕”的方法有很多,投資新的領域,讓公司獲得新增長點是一個方麵,另外一個方麵就是像穀歌這樣,通過投資降低自身的運營成本,讓企業減輕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