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使人進步。許多領導者在工作中唯我獨尊,不能聽取他人的規諫,不能容忍他人和自己意見相左,這些不懂得謙虛謹慎的領導者也許可以取得暫時的成功,但卻無法在事業上不斷進步,達到卓越的境界。這是因為,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領導者必須不斷學習,善於綜合他人的意見,否則就將陷入一意孤行的泥潭,被市場所淘汰。比爾·蓋茨就是一個非常謙虛的人。例如,他在每一次演講結束後,請撰寫演講稿的人分析一下他的演講有哪些不足之處,以便下一次改進。

以這個標準去判斷企業是否能夠卓越,有人可能會懷疑格力的潛力,因為“董明珠不是一個謙虛的人”。或者是由於媒體的影響,或者是由於董明珠經常表現出來的張揚,董明珠很少給人一種謙虛的印象。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判斷。

在很多次麵對記者的采訪時,董明珠都曾明確地表明自己所麵對的壓力。她說,空調行業競爭空前激烈,競爭秩序日益混亂,會不會重複中國彩電業的陷阱,現在還沒有絕對的把握。因此,董明珠認為,格力在大的市場環境下,不會有絲毫的懈怠。對董明珠而言,如何保證企業穩健發展,如何保證格力銷售收入年年增長,使格力不“敗”在她的手裏,是擺在她麵前的難題。

董明珠的謙虛藏在心裏,她隻是把“執著”和“勇氣”表現了出來,而這,恰恰是卓越企業領導人必備的素質。

執著是指我們堅持正確方向,矢誌不移的決心和意誌。無論是公司也好,還是個人也好,一旦認明了工作的方向,就必須在該方向的指引下鍥而不舍地努力工作。在工作中輕言放棄或者朝三暮四的做法都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微軟公司在Windows95操作係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後,比爾·蓋茨仍然堅持發展企業級的WindowsNT和Windows2000操作係統。這是因為,他看到了企業級市場的廣闊前景和微軟在此方麵的巨大潛力。經過幾年的發展,微軟公司的企業級操作係統終於在原本被Unix統治的市場上取得了成功,現在,包括個人操作係統在內的所有Windows產品都已經被構建在了更加安全、可靠的WindowsNT架構之上。

成功者需要有足夠的勇氣來麵對挑戰。任何事業上的成就都不是輕易就可以取得的。一個人想要在工作中出類拔萃,就必須麵對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必須正視事業上的挫折和失敗。隻有那些有勇氣正視現實,有勇氣迎接挑戰的人才能真正實現超越自我的目標,達到卓越的境界。正如馬克·吐溫所說:“勇氣不是缺少恐懼心理,而是對恐懼心理的抵禦和控製能力。”

依照柯林斯的研究結果,那些卓越公司的最高管理層,往往是謙虛個性和堅定意誌的混合體,他們擁有雄心壯誌,但是卻更願意把公司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利益放到第一位。他們是真正的職業經理人。

從這一點來講,無論是朱江洪還是董明珠,都可以稱得上是卓越領導人。首先,由於格力電器屬於國有企業,那麼無論是董事長還是總經理,他們隻不過是另一種型態的職業經理人;其次,就董明珠而言,她為了公司利益可以六親不認,敢於跟任何人鬥爭的強硬霸道,也是出了名的。依照柯林斯的解釋,雖然他在研究中沒有刻意尋找,但是勢不可擋的數據極具說明力的證明了:一位被創造業績的渴望所驅動、所感染的優秀經理人是保證企業從優秀到卓越的首要條件。

柯林斯從研究中發現,那些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公司,往往會把人才的培養放到比公司的願景、戰略、戰術、組織結構和技術等問題更重要的位置上。這與董明珠所講的“隻要人有了,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為所有的計劃最後都要由人來解決。

其實,從柯林斯的研究來看,一家企業從優秀到卓越的核心是以下三個方麵:

一、作為一個公司,你對什麼充滿熱情?

二、什麼是驅動你前進的經濟引擎?

三、你能夠在什麼方麵成為最優秀的?

這三個問題所要解決的其實是同一個問題,那就是你是為了賺錢去選擇的某一個產業還是為了成就一番事業去選擇某個產業?賺錢與成就事業雖然不是完全分離的兩個概念,但是思維的差異往往最後表現在行為的不同上,比如說格力可以不打價格戰,可以把他們認為還不成熟的最新技術藏在家裏而不是投放到市場上,這些行為隻有在做事業的心態下才能表現出來。反之,如果僅僅為了賺錢,那就可能在產品的質量上偷工減料,然後靠低價格吸引消費者。同樣,既然選擇了做事業的心態,那麼企業就會嚴格地、近乎瘋狂地去遵守這種理念,即使有更好的機會賺到更多的錢,他們也會選擇放棄這種機會,這是以賺錢為最終目標的企業所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