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舞罷,歌姬們紛紛退場,樂師們也離席行了個禮退了下去。
吳王揮揮手,自有宮娥魚貫而入送上美酒佳肴。
“怎麼樣,飛燕大家,這本王親自編排的歌舞如何啊?”吳王一臉的得意。
魚飛燕由衷的讚歎道:“想不到吳王作為一位尊貴的王世子第,竟然會對音律有如此的造詣,真是讓飛燕大開眼界,隻是這曲風飛燕卻是從來聞所未聞,卻不知是什麼曲牌?還請吳王殿下解惑。”
吳王聽到魚飛燕的讚歎哈哈大笑:“飛燕大家見笑了,其實這首曲牌並不是本王原創,難以厚顏獲得飛燕大家的讚美。”
吳王並不隱瞞,和盤托出了所有的事:“其實這首曲牌是當初本王尚在長安的時候,在宮中聽人唱過的,當時覺得特別的好聽,就偷偷學了下來。後來本王被賜封到這裏作了吳王,才在閑暇的時候自己作了改良,新編排了這個歌舞。”
吳王摸著自己的大肚子,一臉的自得:“當初初聞此已經讓本王神魂顛倒,這回經過本王的重新編排舞蹈之後,本王倒是覺得,比當初的聽到的那個曲牌好聽的多!”
魚飛燕點頭稱是,心中卻是暗暗思索:“無怪自己在聽聞此曲牌之後總有一種不舒服感,感覺這首曲牌在演奏的時候有一種銜接的不是很流暢的感覺。最初還以為是因為這是吳王自己初創新曲,還不成熟的因素,畢竟瑕不掩瑜。卻沒想到竟是吳王聽得別人的曲牌,然後自己進行了改動。那些晦澀的地方,應該就是吳王改動的地方吧!”
今日本就是吳王大宴群臣,順便為魚飛燕大家接風洗塵。雖然魚飛燕作為一名知名歌姬,並不值得讓一位大楚的王爺“禮賢下士”,但畢竟這魚飛燕大家是長樂宮裏的那位另眼相看的特殊存在……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吧。
更何況,吳王本身就是一位音律愛好者,一位追星族……
菜過三巡,老太傅劉算撫著白胡子走了過來。
“參見吳王殿下,見過飛燕大家。”老太傅先是一頓見禮。
“飛燕大家的風寒剛好,切勿飲酒。況且酒水對人的嗓音傷害嚴重,作為音律大家,更要戒酒。”太傅劉算見禮完後,就親切的關照起魚飛燕的病情。
“有勞老太傅掛心了,飛燕感激不盡。”魚飛燕連忙起身對劉算回禮道謝:“飛燕身體已經無礙,多謝太傅贈藥。飛燕從不喝酒,這一點還請太傅放心。”
“恩。”劉算滿意的點點頭,捋了捋胡子:“請飛燕大家再讓老夫把脈一番,確定下飛燕大家的病情是否痊愈。”
“那就有勞太傅了!”飛燕伸出了白皙的手臂。
隻見太傅劉算伸出了一根食指,摁在了飛燕的脈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