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次公開招標,我們經過申報、初審、複審,最終能夠拿到《新時期我國社會利益關係的發展變化研究》(批準號:05&ZD028)這一課題,心情自然是非常激動的。但高興之餘,也深感壓力巨大。因為此次重大課題招標,國家社科基金辦的目的在於要爭取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所突破和創新,形成一批具有重大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的研究成果,並為黨和國家的相關決策提供依據。要做到這一點,或者說距離這一目標,我們感到要完成的任務還是非常艱巨的。不過,壓力同時也是動力,正是期待理論與實踐上的突破與創新,我們將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於本課題的研究工作。同時我們也可以說是有備而來。長期以來,我們已經就利益關係理論與實踐問題展開了一係列的研究,這給本課題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大概從1994年起,複旦大學經濟學院的部分中青年學者,主要是一些博士生和碩士生開始思考一個問題:經濟學的核心是什麼?這麼一個似乎不成問題的問題,一討論卻成了誰也很難說清楚的難題,開始時眾說紛紜,不一而終。後來,我們有目的地重點閱讀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經濟學名著,包括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的著作,對經濟利益的探索和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深感這是一個尚待進一步開拓的領域,方興未艾。
於是,我們開始有步驟地展開對利益理論和實踐的研究,主要從兩方麵進行:一方麵自選課題;另一方麵努力申請國家和省部級社會科學課題。
在我們對利益及利益關係問題展開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我們主要是完成了一套“經濟利益理論和實踐叢書”,包括:經濟利益關係通論、綜合經濟利益論、開放利益論、機會利益論、風險利益論、分享利益論、創新利益論、保險利益論等,已由複旦大學出版社陸續出版。另外,還有由中國金融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等陸續出版的共享利益論、未來利益論、固定資產投資利益論、交易利益論、保障利益論、農民利益論等,另有論文幾十篇,有的被《新華文摘》等轉載,有的已獲獎。
總序言企業利益論《新時期我國社會利益關係的發展變化研究》這個課題是我們研究經濟利益問題的拓寬。原來我們主要研究經濟利益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已經取得的科研成果基本上也是圍繞經濟利益及經濟利益關係問題展開。這個課題涉及的內容包括經濟發展、體製改革、收入分配、階層變化、“三農”問題等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統計學等領域,而且在文獻和數據收集方麵遇到不少困難。因此,對這個成果我們自己也感到不甚滿意,尚待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但是,我們還是有一些心得體會寫出來供批評指正。
在我們前期研究的過程中,我們初步取得了共識: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利益,經濟學是研究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過程中經濟利益問題的科學,其基本見解如下:
(1)一切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利益。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或無產階級經濟學)還是西方經濟學(或資產階級經濟學),雖然各種說法不同,實質上都是以經濟利益為核心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公開聲明是為無產階級(大多數人)的利益服務的,是以謀求無產階級利益為目的的經濟理論體係。西方經濟學的核心雖有多種說法,但是,實質上是以謀求資產階級(即少數人)利益為目的的經濟理論體係。康芒斯說過,自從經濟學的研究開始和哲學、神學或者自然科學分開,研究者采取的觀點決定於當時認為最為突出的衝突以及研究者對衝突的各種利益的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