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爭風雲 三百零九、逆天改命(29)(2 / 2)

劉諭不得不相信。

鬱悶地點了點頭,暗暗歎息道:“沒想到李彥竟如此剛烈精忠,先前本王也看走了眼。”

石左又道:“另有一事,民間流傳一句童謠:春來柳樹黃,三月桃李芳。”

劉諭聽了突然哈哈大笑,道:“龍無首,蛇無頭,弄這些小伎倆有什麼用處?”

石左應了一聲是,便又重新站在劉諭背後。

“柳”即“劉”也,柳樹黃,便說的劉家江山即將到頭。而“桃李”自然指的是“李彥”,“芳”自然是昌盛之意。猶如每個改朝換代的故事一樣,劉諭相信,這定然是擁戴李彥的一些文人騷客弄出來的把戲,蠱惑人心,引導民意,招式雖老,卻管用得緊。

但李彥卻在這個時候突然自殘了,這就是為什麼劉諭大笑的緣故。萬事俱備,東風突然無望,這是怎樣一種打擊?

石左自然明白,是以沒有問,心中也是感慨,卻不悲傷。一個盟友失去了,還有下一個,機會遲早會來的。這也是他不願親自動手的緣故,他石左隻有一個,失敗了,便歸於塵土

............................................

兩國軍隊,兩路騎兵突襲京城,又有大軍緊隨其後。

夏州與江州苦戰兩日,也都相繼失守。

門戶即開,隨後的一些城池更是不堪一擊。

兩國的大軍便如潮水一般,湧入大明,燒殺搶掠,無孔不入,無所不為。大明百姓哀朝廷之懦弱無能,又憤兩國大軍之殘暴,漸漸拿起武器反抗。

終究不過烏合之眾,能有多少戰鬥力?

大明的州縣,便如一個個的多米若骨牌,依次倒下,都指望著京城能夠最後挺住。

也是眼看著一萬的騎兵突降京城,所有人才真正意識到,大明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還好,杜孝衛提前安排,這才不至於不堪一擊。

然而一萬精銳的凶猛的第一波攻擊依舊讓大明的禦林軍損失慘重。

恭順帝坐在龍椅上,聽著的盡是一個個不好的消息。站在下麵的百官個個麵如土色,連議論的力氣都沒有了,更別說上前那個主意。

恭順帝雙眼看著外麵澄藍的天空,心中充滿絕望。

“來人,傳旨下去,自今日始,朕要戒齋兩日,後日準備祭天,祈求上蒼垂憐!王氣所在,必然所向無敵。”

下麵的人聽言,都驚得呆了。想要上前阻止,但又沒有對當前形勢行之有效的對策,上前也是找罵。但是同意,又是一個天大的笑話,誰都知道上天不可能會給他們帶來任何的幫助。

一個個呆若木雞地站著,眼睜睜地看著恭順帝的離開,心裏憋著一股氣,不知道該吐向哪裏。

此時的寧王正在城牆之上,與禦林軍一起浴血奮戰。他並不是想因此而激勵士氣,而是在拚命地保護自己。一旦城破,官員們或許可以因才保全,因節留史,但他和恭順帝隻有死路一條。

禦林軍跟隨杜孝衛,自然不看好寧王,但見他的行為並不做作,也不禁暗暗點頭。兒子雖然膿包,但老子還是有些血性。

寧王勞累之時,卻不知自己的膿包兒子又大出昏招,接下來必然又是一番焦頭爛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