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爭風雲 二百四十八、娘娘千歲(2 / 2)

聲音山呼海嘯,如驚濤駭浪一般向恭順帝襲來,讓他有些措手不及,又是驚喜萬分。

寧王也不得已弓下身軀,低頭順目。

…………………………………

“小太監,幾時入得南門?”恭順帝心情極好,笑著看向低著頭跪在鮑棟一旁的小太監,突然問道。

小太監靈動的眼睛一轉,突然笑了起來,磕著頭道:“草民該死!草民冒充小太監,亂闖朝會,最該萬死!”

聲音清脆,分明是個女孩。

這時候門外的杜孝衛也遠遠跪下,高聲道:“微臣辦事不力,請皇上降罪!”

恭順帝揮一揮手,示意杜孝衛退下,又問道:“幾歲了?叫什麼名字?”

女孩笑道:“民女鮑青,今天剛滿十二。皇上,你會殺了我嗎?”

“哈哈哈——”恭順帝笑道:“那朕問你,你怕死嗎?”

女孩想了想,搖搖頭,道:“民女不知道,死很疼嗎?我很怕疼!”

女孩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畢竟在場的人都沒有死過,沒有這方麵的經曆,沒有發言權。雖然很多臨死前的人都會發出驚天的嚎叫,但這並不能說明是疼引起的,也也能是恐懼。

恭順帝微微一笑,道:“古有緹縈救父,漢文帝為此廢除肉刑,今有鮑青為並州伸冤。朕雖不如漢文帝賢明,更不能因此而改變國家法度,但見賢思齊之心尚有,朕有什麼理由殺你呢?各位愛卿以為呢?”

“皇上聖明!”

“各位愛卿皆無異議,朕心甚慰!當時是,鍾離春諫齊宣王,勵精圖治,方有五都之兵克燕,稱霸諸侯之齊,朕心慕之,特效古人之故事——”恭順帝侃侃而言,突然轉向鮑青,問道:“青姑娘,可有意中之人?可有何願望?”

鮑棟本就是飽讀詩書之人,怎麼聽不出恭順帝言外之意,本想提醒一下女兒,怎奈手腳無法動彈,隻有悄悄地打著眼色。

然而鮑青看著恭順帝,笑道:“民女從小愛吃葡萄,可是偏偏個子矮小,總是摘不到,爹爹便告訴我說,隻要我長大了,長高了,就可以摘得到了。”

“哦?那現在呢?”恭順帝較有興致地聽著,越來越覺得這女孩有意思。

其他人竟也沒有反對的聲音,都豎起耳朵聽著,並試圖猜測著女孩下麵要說什麼。

“隨著年歲的增長,民女發現,其實並不是一定要長高了,才可以摘到高出的葡萄,隻要在腳下墊高一點,自然也能夠拿到自己想要的。可是,我爹爹總是怕我爬得太高,一個不小心摔下來就不得了了——”女孩說著,便指了指恭順帝,道:“皇上,我看你現坐的地方最高,能不能跟我爹爹說一說,讓我爬上去玩一玩兒——”

轟——

所有人心內的震撼,猶如被雷劈了一般。

誰也想不到一個小小的女孩,拐彎抹角,將所有人帶了一圈,竟然說的跟恭順帝是一回事。

“鮑棟,既然青姑娘有這心思,就寬容她這一回?你放心,朕絕對保證她的安全!”恭順帝也裝模作樣的配合著。

鮑棟自然不敢與皇上叫板,且這對於他來說,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草民遵旨!”鮑棟艱難地磕頭道。

“怎麼樣?你爹爹答應了,過來吧!”恭順帝揮手招呼著鮑青。

鮑青猶豫了片刻,便歡快地爬了起來,跳跳蹦蹦地,在眾人驚訝的眼神中,徑直往皇上身邊走去。

走到寧王身邊時,寧王終於忍不住,伸手攔了一下,然而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娘娘,站在這裏就好了!那兒隻有皇上的位置,誰也不能窺伺!”李彥卻開口了,低聲地勸著鮑青。

然而寧王聽了,心內一時如火燒,一時如冰凍,難受得差點口吐鮮血。

恭順帝卻點了點頭,竟與李彥達成了一致意見。

“轉過身去看看,站在高處的感覺如何?”恭順帝笑道。

鮑青在下麵還侃侃而談,然而真正走上了台階,心內卻又緊張起來,聽了恭順帝的話,乖巧地點點頭,轉身看向殿下的文武百官。

下麵的人麵麵相覷,曆朝曆代還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事情,一下子都不知道怎麼做。

一向默默無聞的沈文突然動了,隻見他跪了下去,高聲歡呼,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聽了開始一句話,所有人都跟著跪了下去,誰料沈文又說出第二句:“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雖然稀稀落落,但所有人都是跪著的,倒像是都在恭喜鮑青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