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爭風雲 二百四十四、才子之心(2 / 2)

寧王這時候,也急著出來打圓場,作總結,笑道:“各位先不著急下結論,到時候江彬來了京城,各位有的是時間,好好將他看清楚!”

寧王才不關心江彬怎麼樣,他關心的是江彬手中的那一份沉甸甸的軍權。

…………………………………

又是一個漆黑的夜晚,月亮剛探出個頭,便又隱了下去,點點幾顆星星綴在天幕之上,顯得孤獨寂寥。

江彬走出馬車,站直了身子,往前方眺望。

“還有多久才能到京城?”江彬問著車把式。

“回稟大人,依照這樣的速度,最快七天,最多十天,便可趕到京城!”

“嗯!那就十天吧!”江彬說完,又回到車內去了,眼前的景色如同他的心一樣,迷霧遮掩,看不分明,所以幹脆再接著睡一陣。

然而剛剛躺下,便又想起林駱的一番話來。

當日,林駱說出一個計策來,竟是:以疏間親!誰能想到他江彬今日進京,不是去投靠寧王,反倒是準備去分化其內部。

“刺史大人,若是要發展京中勢力,隻是得到寧王的信任,這還遠遠不夠。大人需要的是寧王對您的依賴,猶如身體的一部分,割舍不了。因此,學生以為,大人此次進京,可以分兩步:

“第一步,帶著家眷,入住京城,雖然動靜是大了點,寧王可能也會有所疑慮。但是,往後什麼事情都做在寧王眼皮子地下,戒備自然鬆弛。

“第二步,從康良開始瓦解寧王的勢力。”

江彬複問:“本官該從何處著手?”

“自然是從寧王最為忌諱的地方——朋黨開始!”

江彬想著,嘴裏不禁默默念著:“朋黨!”心內想到:“看來寧王野心不小。”

這次出行,江彬沒有帶上林駱,一來是林駱主動堅持留下,二來江彬也害怕林駱在京城太過紮眼,畢竟寧王可是早已對其垂涎三尺了。

一路上,江彬並沒有掉過一滴眼淚,都是吩咐手下的人代哭的,然而他也並不輕鬆,總覺得肚子中有著吐不完的氣,顯得十分壓抑。

往事幕幕浮上心頭,總讓有種遲暮晚年的感覺。

“也不知道這一趟到底是對還是錯!”江彬每天看著銅鏡中的自己,白發日複一日地增多,甚至有些後悔來這一趟。

自從三王之亂之後,江彬是有許多不甘,是有許多期許,可是一年多的平靜生活,早已將他的雄心壯誌消磨殆盡。此時的舟車勞頓,他才發現這些或許並不是自己想要的,所謂的宏圖大誌,也不過是嘴上說說而已,其實在他心裏已經沒有多少期待了。

可是,決定既然已經做了,進京城的馬車是不可能再回頭了,不然寧王怎能輕易放過自己。

聽著外麵車馬粼粼,江彬眼前浮現的宗族中人疲憊的身影,心中有著說不出的淒涼。

甩甩腦袋,江彬盡力使自己忘卻這些想法,繼續躺下,準備在睡一會。

…………………………………

“得得——得得——”

眼看京城在望,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將江彬從睡夢中驚醒。

“老——爺——老——爺——”

“什麼人?不是讓你們到了城門口再叫醒本官嗎?豈有此理——”江彬惱怒地喝道,越是到京城,心情越是糟糕,猶如一把幹枯的稻草,稍有一點火星,便能騰起一團大火。

“老爺——是奴才——該死——該死——”這麼說話的,自然是管家。

江彬一怔,不是讓他留在永州服侍林駱的嗎?怎麼突然跑到這來了,莫非永州出事了?還是林駱有什麼話想對他說。

“怎麼回事?”江彬沒有等到管家回答,早看見他手中拿的一封書信。

江彬猜得沒錯,是林駱寫給他的。

“刺史大人,當你看到這封書信之時,相信大人已步入京城,而林駱也已經遠避山林。刺史大人已年過古稀,風雨遭際遠非常人可比,金裘玉馬,富貴榮華,妻妾成群,兒孫滿堂,享盡人生福祉。連日相處,本以為大人已金縷不問,惜時惜今,林某愚鈍,本想化解這段幹戈,才出此下策。可歎,可悲!可歎學生自負才華蓋世,終究不能兼濟天下。可悲大明百姓,終究躲不過這場浩劫!頓首百拜!”

江彬看完,歎息不已,望著不願的京城大門,正自猶豫,卻見遠遠走來一行人,華冠麗服,不由得搖頭無奈,看來已無法回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