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稍矮個子者卻不屑一顧道:“雕蟲小計就如此賣弄,哼!”然接過守卒取下的箭時,單手一沉,解開聖旨,裏麵竟然一塊金牌,心內驚出一聲冷汗,讚道:“好強的臂力,這要多少旦的弓才可拉出這麼快的箭。”暗自歎服,臉色卻不以為意。
“陳大哥,你看!”矮個子將聖旨看完,見到吳浚的名字,又是冷哼一聲,將聖旨交到陳飛手上。
“哦?”陳飛看完後也眉上額頭,皺成一個大大的“川”字。雖久居劍雲,消息閉塞,但吳浚臭名早已傳遍大江南北,陳飛自然知道,也包括吳浚與孝仁帝的一段。對聖旨信了幾分,卻對劍雲關多了幾分憂慮。
“怎麼辦?”矮個子道。
“開門出城迎接,不論後事如何,竟然是皇上派來的人,禮數上不能失了分寸。”陳飛明白矮個子問背後的意思。
“是!”矮個子雖然不情願,但陳飛之意不敢違,轉身對守卒吩咐了幾句,便隨陳飛下了城樓。
吳浚單騎走到甕城外,馬上與陳飛等人拱手而已,並率先入城。
城高十丈,厚三十步,長十八裏,天然十裏渭水護城。劍雲關,一麵琢山而建,餘三麵各有四道城門,每兩道之間的空地為月曲甕城。
每道城門除置有鐵皮包嚴的木質大門外,城門兩邊還有石槽,石槽內嵌有千斤閘,守衛時即放下阻敵。城牆上下各設有藏兵洞,可埋伏士兵其中,以殲滅困在甕城中的敵軍。
對外的第一道城門分上、中、下三層,上層建有廡殿式重簷筒瓦頂的鏑樓,中層朝內設有藏兵洞,下層中間為甕城甬道,兩側各有八個藏兵洞。二至四道城門皆二層,上層有精致城樓,下層為石砌藏兵洞。甕城東西兩側各建有寬約八丈的斜坡式登城馬道,供軍士騎馬上城,馬道下的外側還各有一排小藏兵洞,城上皆用巨型條石砌成。
“節度使?!”矮個子見吳浚癡迷失神的樣子,提醒道,一臉不屑。
“巍巍高哉,真是歎為觀止!”吳浚感歎道,“武德帝曾言,劍雲關難比蜀道!末將以為有過之無不及也!”
矮個子哼道:“先帝之言,末將等不敢評判,然區區楚軍若趕來犯,劍雲關一定是他們的死地!”
“將軍之言壯哉,然自今日開始,賴皇上重托,主掌劍雲關,還望各位將軍鼎力相助。”說完歎了一口氣,道:“我之所以如此急迫趕來,便是怕楚軍先到,還好風送滕王閣,天助我也。”
“眾將聽令,自今日起,緊閉劍雲關各處大門,楚軍若來,無論他們怎麼叫囂,堅壁不出,違令者斬!”吳浚冷言道,“本將軍雖年幼識淺,然皇命在身不得不勉力而行,我識得各位將軍,然軍法無情,未必識得各位將軍!”
“你?”矮個子待要言語,陳飛拖其臂,一起跪下。
“各位且起來,小子也是不得不如此,小子知道各位將軍都是身經百戰,打過的仗比小子聽過的書還要多。但小子出來乍到,而劍雲關內派係林立,各相不服,萬一戰事失利,各位意見又相左,奈何?所以小子並不是想阻止各位建功立業的機會,隻是時機與戰術還不成熟。這就需各位將軍群策群力而為,盡早拿出一套可行的方案來,到時候小子一定馬首是瞻,為報我大明貢獻一份力量。”吳浚一口一個“小子”說得在場的各位老將暗暗對視。
“大人一席話,令我等盡皆汗顏!”陳飛拱手撇頭道,“國家大義在前,我等又豈會計較個人恩怨?且都是大明得將士,何分陸家陳家楊家?先前是大將軍陳節度使,而今是將軍,末將等定然惟命是從,揚我國威!”
“如此,小子在此謝過各位!”吳浚說著便拜下身去。
陳飛忙扶起,心裏卻疑惑不解,這些似乎與傳言的不符,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時守卒找個空,將吳浚的箭和聖旨呈了上來。
“將軍好箭法,不知拉多少弓?”矮個子雖親眼見吳浚三句兩句便化解了危機,臉色猶不愉,笑道。
“一千旦!小子天生神力,卻不是練來的。”吳浚訕訕笑道,說著從背上抽出弓,傳給眾人看。
矮個子還拉了兩下,卻分毫不得動,眼見吳浚臂膀並不比自己粗,心裏不信,笑道:“將軍何不演示一二,也好讓我等開開眼?”眾人聽了,俱皆起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