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風雲 五、江州(1 / 2)

不日李安等人即到江州。

農豐民樂,雞犬相聞,小兒無賴戲耍鄉間,老者無聊相聚閑話,一派祥和安樂的氣氛。一路借宿,民風淳樸,黃酒肥雞待客,倒令李安坐立不安,連連離席道謝。夜則睡不閉戶,行則路不拾遺。

“如何敢當???”望著滿桌子的飯菜,李安誠惶誠恐。

“不礙事,待會孟裏長也要來???”

話未了,一老翁拄杖而至,人未進門聲先聞:“嗬???盧老漢又在編排我什麼不是?”

“雲浦兄說笑了”說時老漢起身相迎。

老翁頭頂禿亮,兩邊發髻長軟如柳柔韌如絲,顏色微黃,包裹著一張圓小的臉,長寬大衣,瘦小身材,左手拄著竹竿,右手拿著一本書,對老漢“哈哈”一笑,走進門來。見李安,忙長揖到地:“不知貴客在此,叨擾,叨擾???”

李安忙還禮,口稱:“裏長”

兩廂客氣,方分賓主入席。

酒過三巡,老翁向李安說道:“令郎顏色舉止不對,莫非有恙?”

李安有了前事之師,雖然老翁言笑安泰慈和,卻不敢過分親近,一笑了之。老翁見李安局促,忙解釋道:“大人放心,學生不懂醫,更不會胡亂治病,隻是有些歲數,生來死往見得多了,對身體的好壞自然熟悉,如此而已!”

李安慚愧,歎道:“裏長之言高見,我等學醫行醫也不過如此。”

李彥臥在母親懷裏,本來就覺得此次出京頗不尋常,經此一路,雖然事事都擺在明處,讓人看在眼裏,卻又滴水不漏,讓人無從猜測。就是眼前的裏長,一啄一飲,俱是恬然自得,十分滿足。他顯然已經知道李安的身份,然又有誰能想得出,一個如此知足、行將就木、無牽無掛的老人,他想從李安那得到什麼,又會對李安李彥做些什麼。

裏長擺擺手,笑道:“不瞞司馬大人,學生少時科舉不第,一時心灰意懶,也曾扮過鈴醫潦倒赤腳行走江湖。”見李安臉色不愉,複又解釋道,“病倒沒敢治,就是喝了兩車的酒,逍遙自在,倒也算人生一件快事。”

李安正色道:“老先生此言差矣,醫者父母心,救死扶傷,常懷憐憫之心,如履薄冰,怎可兒戲?且救病治人,雖療其身,更安其心,若醫者與病人兩廂猜疑,何安其心?”

裏長聽言忙放下酒杯,起身向李安行禮,誠懇道:“大人教訓的極是,學生受教。”旁邊老漢也拍案笑道:“妙哉,大人之言高義,如雷貫耳,痛快之極。來,我等同敬大人一杯。”

觥籌交錯,三人相談甚歡,李安也破例講了許多話,直到深夜才散席。裏長已有九分醉意,老漢好勸歹說將他留在家裏住了一宿。次日絕早,小萬已收拾好了行裝,向老漢問明前方的路程,便叫醒李安夫婦,繼續前行。

不知何時,裏長已站在了老漢身後:“走了?”聲音雄渾有力,與晚上說話時的輕軟沙啞完全不同。

“恩”老漢點點頭。

“宗長覺得如此付出,是否值得?”裏長說話時慢慢躬下了腰,垂手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