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公司一旦發展壯大後,大總裁們就開始擺譜享有很多特殊之待遇,但惠普曆任總裁崇尚儉仆平民化,惠普前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普萊特從北京去青島時,與記者們搭乘的是同一架普通班機,這種現象在其他的大公司你絕對看不到。
一位西方記者在采訪惠普創始人之一休利特(BillHewlett)時問:“您這一生有沒有最值得回憶的一件事?”休利特回答說:“我這一生最值得驕傲的一件事就是參與、創建了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是以高科技、高質量、好的管理聞名於世,然後又為很多公司爭相模仿的對象,我希望在我百年之後,這家公司的企業文化能繼續延續,這家公司的生命能繼續延續,而且還是很多人討論的一個對象。”
惠普的60年是文化飄香的60年。然而再好的文化也有生鏽的死規,也有不適合環境的死角,過去好的東西,並不永遠是好東西,因為當時代發生改變,過去的模式並不總是能永遠握住時代發展的手,而惠普的文化似乎會吸氧,總在不斷改變自己、重塑自己。
1999年8月,年輕美麗的卡莉接管了惠普掌門人的權棒,繼續傳承著惠普的文化之道。
像惠普總裁這樣的軟著陸,可謂世界大公司的一大風景,為什麼惠普總裁們會如此自覺?陳翼良說:“惠普的企業文化鼓勵創新,我們不斷地發展這樣一種文化,我們的企業文化造成我們不斷創新,不安逸於現狀。其他大企業對出現的問題總是過於漠視,也容易安於現狀。而我們不會安於現狀,我們常常舉很有名的例子,即我們惠普要在市場上常常是自己把自己打敗,我們不斷推出激光打印機產品,我們這個產品在市場占有率上已達到70%~80%,可是我們還是不斷推出新產品,因為如果我們不推出新產品,別人就會乘機超越我們。在惠普,企業文化的激勵創新作用是很明顯的,正因為惠普有如此好的企業文化環境,所以我想在這裏鍛煉我自己。最後,我得到了這個機會,來到了中國。我來到中國後我依然要向那位亞太區副總裁直接彙報,因為我還是要向他負責,但後來,並沒有因為我越級彙報而與他的關係搞壞,他後來還跟我說,‘很抱歉,當時是我主觀的判斷,將來我要改進。’從這個例子你就可以看出,在惠普人與人之間相處時彼此之間都是很尊重的。這件事給我的啟發也很大。”(陳翼良語)人們常常把文化比作計算機上的軟件。其實,好的文化,不僅要有好的軟件,也要有好的硬件,隻有軟件沒有硬件,文化也會玩虛了。對此陳翼良總結道:
“惠普有最好的工作環境,員工在這裏有發展的機會,公司的方向也很清楚,公司有前途,員工工作愉快。這幾點是惠普吸引員工之根本。惠普的待遇並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差的,但待遇再怎麼好,也不能完全吸引員工留下來。”
“對員工的發展機會意味著隨著員工能力的累積,財富累積也會增加,惠普常常給員工培訓、挑戰的機會,也會調員工到國外去工作。另外隨著公司的發展,員工會隨著公司的發展而有成長的機會,中國惠普剛成立時隻有100多位員工,現在有1000多位員工,經理的職位增加很多,很多員工對這樣的機會也很重視。我們重視給員工一個很愉快的工作環境。在惠普該有的壓力要有,但不該有的壓力比如謠言等則要減少。”
“我一直有一個觀念:成功要與你的員工一起分享,這個觀念很重要,不管你是在賺錢時期還是在成長時期,都要與員工一起分享,即使你是一家小公司,你一樣可以跟員工來分享你所賺的錢,比如你一樣可以辦出國旅遊與大家一起去旅遊,你一樣可以調高他們的薪水,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我相信你對員工好,員工就會對你的用戶好,你的用戶如果認為這家公司的人對他都很好,用戶就願意買這家公司的產品,你的公司自然就會有成長。如果有成長,不要忘了員工,因為成功的背後,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不是任何一個人的結果。我常常跟員工講,今天我們的公司之所以能夠成長,不是我Jerry(陳翼良英文名)一個人的功勞,而應歸功於大家,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如果大家不一起努力,我們的公司不會有這樣好。”
這就是出色的企業文化的魅力,擁有如此魅力的CEO將與企業一道比翼齊飛,共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