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知本經營:新時代的經營潮流(1)(1 / 3)

知識是一種獨特的資源,因為知識是無限的。如果得到分享和傳播,知識就能增加,資產也能增加。

--威廉·哈拉勒

一、知識資本--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資源

知識是資源、是資本、是財富。知識是無價之寶,同時知識價值是知識經濟的尺度。何謂知本是知識資本或知本?簡單地說,所謂知識資本是指以知識為主體的參與企業經營活動,並為企業創造價值的資本形態與有形的物質資本不同,知識資本是一種無形資本。

1991年,美國企業界就有人認識到知識價值和知識資本的意義,明確指出“現在資本意味著知識,而不僅僅是金錢。然而,知識資本是無法衡量的”知識與金錢的差別是如此之大,以致知識資本最終將導致“世界財富的一次大轉移”,轉移到知識資源掌握者手中。美國機構改革專家拉爾夫?斯特耶夫則認為,經營管理的資本要讓位於“知識資本”所有這些看法,都是強調知識的經濟價值和知識的社會價值。這種價值將成為改造經濟、改變社會的強大力量。由於知識的驅動,世界經濟開始轉型,由能量驅動的物質經濟轉向由知識驅動的經濟。

我們正在進入知識經濟時代,資本形態經過商業資本、工業資本、金融資本後,該進入知識資本了。誰擁有更多的知識,誰就擁有更多的主宰權。目前我們正在脫離工業文明時代,進入知識經濟文明時代。在這個時代,推動社會生產發展的再也不是資本的力量,也不是簡單勞動的力量,而是知識。知識存在於人的大腦,人的自主地位是人的知識充分發揮的前提。做為現代人隻有最廣泛地與人合作,你自己的能力才會得以充分的發展,生產效率也才會如天文數字一般地提高。因此,企業的參與者不再是向公司投入了多少資本,而是投入了多少知識。

美國未來學家托夫勒就明確認為新型的經濟是知識經濟。托夫勒在《權力的轉移》一書中寫道:“知識經濟的發展就是一種爆炸性的新力量,它驅使先進的經濟國家進行痛苦的全球性競爭,強迫許多發展中國家摒棄其傳統的經濟戰略。現在,它正促使個人領域和公共領域的權力關係出現深刻變化。”他認為“知識代替資本,知識除了可以代替物質、運輸和能源之外,還可以省時間;知識在理論上取之不盡,是最終的代替品,它已成為產業的最終資源;知識是21世紀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

1知識經濟浪潮推動知本經營

何謂知識經濟,目前還沒有一個全麵的令人信服的定義,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定義為:知識經濟是指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該組織認為,知識經濟是和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相對應的一個概念,用以指當今世界上一種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經濟,是人類社會進入計算機信息時代出現的一種經濟形態。

如果從資源配置角度來劃分經濟,農業經濟社會的經濟可以稱作勞力經濟。因為在當時使用的是落後的生產工具,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勞力的多寡成為製約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擁有勞力就擁有生產力,就擁有社會財富。工業經濟社會可以稱作資源經濟。因為在大量的機器、機器體係被創造出來以後,由於擁有先進的生產工具,勞力的作用在經濟發展中已退居次要位置,人類采用先進的生產工具、加工勞動對象--資源,將其轉化為社會財富的能力大大增強,對資源需求大大增加,資源的多寡、資源成本的高低便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那麼在工業社會之後(西方稱為“後工業社會”或“信息社會”)的經濟可以稱為知識經濟。因為在這樣的社會中,不但勞力(主要指體力勞動者)的多寡不再是經濟發展的主要製約因素,而且由於在新的經濟形態中,大量高新技術的應用,人類應用極少資源即可創造出極大的社會財富,因而資源的多寡對經濟發展的製約作用也越來越弱,而影響這種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因素變成了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所需要的創新性的知識和及時適用的信息。

具體的說知識經濟與傳統的勞力經濟、資源經濟相比較,有以下幾個方麵的主要特征:

(1)知識經濟是一種信息化經濟知識經濟是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充分發展的產物,是信息社會的經濟形態。在信息社會,信息技術在全社會廣泛滲透和使用,信息技術對於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道德等等的影響是全麵的、全方位的;信息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要經濟部門;同時信息和知識成為重要的資源和財富,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差距,主要表現在對信息與知識的生產、傳播、使用能力上的差異;四是擁有先進的信息網絡,信息流動時間加快。現在全球Internet網絡初步顯示信息社會的端倪;五是全社會生產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自動化技術將在社會管理、經濟管理、企業生產管理等方麵全麵普及。由於信息社會中信息技術的充分應用,信息處理價格的降低,尤其通訊和計算機技術的“數字趨同”以及國際網絡化的進程的加快,使信息、知識的創造、儲存、學習和使用方式產生了第二次革命,從而使知識的商品化、信息的商品化能力大大提高。信息、知識應用於製造業、服務業的速度大大加快,進而引起全球經濟增長方式發生根本性變革。經濟的發展日益與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可分,生產、分配、消費的每一個環節,都伴隨著信息流,伴隨著信息的獲取、加工、傳輸、儲存以及使用,整個經濟信息化、數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