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管理者向德魯克學什麼

自從20世紀80年代德魯克的管理思想被引進中國以來,中國就存在一個廣泛的企業家和經理人群體學習德魯克思想,他們是德魯克的忠誠“粉絲”。德魯克以其巨大的思想魅力,使幾代管理者汲取了思想營養。他的管理思想改變了中國管理者對管理的認識,推動了中國的管理革命。

在變幻莫測的21世紀,中國的管理者向德魯克學什麼?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但又是一個不得不回答的問題。管理者如何將德魯克思想與中國管理實踐結合起來,並形成中國化的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呢?在一片刀光劍影、血肉橫飛的紅海中,企業如何發現空白,步出紅海,跨越藍海,成為真正的常青公司?顯然,德魯克思想具有標杆意義和指向價值。毫不誇張地講,德魯克是中國管理的教父。在複雜的競爭局勢中,德魯克給企業提供了一種方向性的指引,因此,企業家和經理人必須進一步地理解、消化和運用德魯克的管理思想。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簡略地探討德魯克對中國管理者的啟迪。

第一,改變觀念和思維方式比學會管理更重要。

變革先變觀念,創新先創思維。注重觀念,改變思維方式,對企業家和經理人極其重要,然而卻最容易被忽視,甚至流於形式。德魯克天然預見性的獨特思維方式,以及將微觀組織的管理置於宏觀世界的研究方式,使其理論既充滿了實踐的真實性,又體現出強烈的價值關懷。在德魯克看來,未來的世界正在由一批完全獨立自主的人來創造,那麼在這個生產知識的時代,如何獨立自主地進行思維創新將成為管理者的一個巨大挑戰。

對於領導者、決策者而言,觀念和思維方式的改變意味著認識世界的角度的改變,意味著競爭力的提升,這比具體的操作路徑和招數更重要。學習管理大師德魯克的理論就應該首先理解其思維方式,理解其論證問題的高度和維度。不能全盤照搬德魯克的思想,更不能將其視為神丹妙藥,以致演變為“德魯克思想是個筐,什麼東西都往裏麵裝”的庸俗化解讀的局麵。更不要機械地學習德魯克的思想,以為大師會幫你“見招拆招”,解決問題。德魯克長期給一些大型公司做谘詢項目,但他從來不告訴管理者答案是什麼,而是用不斷的發問啟迪管理者提煉問題、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德魯克非常驚訝中國企業家的勤奮,他希望中國的企業家能少管理,多規劃,多思考。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少管理,這如同金庸武俠中的高手一樣,一流的高手都“無招勝有招”、“無劍勝有劍”——這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和最高修為。

德魯克管理思想中透射出強烈的係統思維。他把組織看成是社會機體的一部分,因此他用一種宏觀的、長聚焦的視野來研究微觀組織,這種思維視野的寬度和長度就遠遠超越了那些就管理談管理的研究方法。在傳統的思維模式中,由於對企業的理解是由內向外延伸,所以企業往往會關注眼前的利益,而對企業的核心價值理解錯誤。很多人直到現在還認為企業的目的是追求利潤。德魯克以“旁觀者”的姿態,從外部看企業,所以他得出結論:企業的目的在企業之外,那就是創造顧客。為顧客貢獻了什麼,創造了什麼,這都是企業對自身的定位。同樣,企業的使命,也必然在企業之外,即追求社會效益和責任。而當今,中國的企業家和經理人,是否真正意識到德魯克這一思想的重大現實意義了呢?中國企業火箭式的增長速度背後,是對社會價值和社會利益的漠視和踐踏。既有對社會和經濟環境的破壞,又有嚴重的資源浪費,而討論這個問題,絕不是毫無意義的。因為遲早有一天,我們要麵向未來,麵對社會道德的拷問和未來生存的反思,而這一切,必將洶湧澎湃,不可遏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