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他刷油漆的人覺得他刷油漆的時候動作很舒展,看上去很逍遙的樣子,就給洪氏刷油漆法命名為“逍遙油漆刷法”。
洪七公覺得單純用一個手刷油漆很浪費自己的資源,於是他就用兩個手來刷。因為洪七公基本上是個單純的人,所以很快就練成了左右手一起上,而且保證了質量提前完成了工作。他自己很得意地把這個方法命名為:左右互刷。
這樣一來引起了其他油漆工的不滿。於是,大家一起把洪七公趕出了這個對他而言很有興趣的行業,沒有辦法洪七公隻好又回去當清潔工人。
為了避免以前老是被馬車撞的悲慘下場,洪七公在家苦練蓋蓋子的本領。終於他練成了十八式蓋蓋子的姿勢,而且他確信這樣的本事可以保證他以後在蓋蓋子的時候不會再被馬車撞。果不其然,當他上街排淤給下水道井口蓋蓋子的時候,再也沒有被馬車撞。而且很多人為了看他美妙的蓋蓋子的動作而專程趕來在馬路旁邊等著,幾次造成交通堵塞,洪七公成了當時南宋首都杭州的風雲人物。
這個時候專門的清潔工人工會蓋幫的老幫主去了西天,為了增強本幫會的號召力,幫裏的長老請來洪七公做了幫主。再後來,因為南宋政治腐敗養不起那麼多的清潔工人,於是把下水道係統做了改造,各家的生活汙水直接通西湖。以前的清潔工人沒有了飯碗,沿街討飯,蓋幫就改了名字叫“丐幫”。
後來,在各路丐幫和搶地盤的幫會火拚中,洪七公以前練的本事派上了用場,逍遙油漆變成了逍遙拳,左右互刷變成了通靈拳,那十八式蓋蓋子的姿勢也變成了降龍十八掌。
因為洪七公是北方人,所以大家就叫他“北蓋”。
中神童
王重陽在樊川終南山一帶是個很有名的人物,小時候就才華橫溢,與眾不同:1歲會撫琴、繡花,2歲會擲色子、吹氣生火,3歲會點穴,4歲會打井裝蓋子,5歲已經內外兼修,出行獨走天下,名聲遠揚。
在他7歲的時候,因為總是在樹上倒掛著,因此悟得了很多道理。
倒掛在樹上,全身的血都湧到了頭上,真是難受,教人痛苦。
據此,在他8歲時就融會貫通創立了道教的全真教,並收下了和他一起有倒掛愛好的7個小娃娃,就是以丘處機最為出名的全真七子,成為當時的一大盛事,當地人廣為傳誦,給了他一個“神童”的稱號。
9歲時,王重陽學會了喝酒,而且對此興趣很大。自言:晴天喝、陰天也喝,並以此為題總結經驗教訓,改寫了前人的一部書,補充後分編為上下兩冊既是《酒陽真經和酒陰真經》。
10歲時,在街上吃粽子,有個3歲的小孩來和他搶,被他痛打一頓。後來自己也覺得下手太黑了,於是作為補償,就把這個孩子收下了,傳授他諸般技藝,這個孩子就是周伯通。
11歲時,王重陽結識了一位女俠——林朝英,於是就迷戀上了人家,死纏爛打地追人家。林女俠因為他的歲數實在太小,不願答應嫁給他,隻說做他的阿姨,小王一怒之下,就給林女俠關到了終南山後的一個古墓裏,不讓人家出來。致使以後出了古墓一派,有了小龍女和楊過的故事。
12歲時,東鞋、西賭、南地、北蓋四人聽說有這麼個家夥5歲前就會他們的那些功夫,都很不服氣,於是下了戰書。與王重陽相約華山之巔,要與其比誰吃的鹽多,誰的見識多,5人在山上大站了數日,比試切磋(是站著,因為那時,旅遊景點的設施還不完善,沒有那麼多的凳子供人休息),後人稱此站為“華山論見”。
那一“站”真是天昏地暗,風雲變色。首先東鞋敗下陣來,修鞋不敵繡花,吹簫不敵撫琴;隨後西賭的蛤蟆功和擲色子也如遇克星,施展不出;那南地更是不濟,一陽指點了數萬下,也沒嚇倒王重陽(這招小王早就會了,在全真教他天天的指那些小道士和周伯通,焉能怕被人指自己);最後的北蓋更是敗得一塌糊塗,那十八式在王重陽手下隻走了幾遍就被攻破。至此,4人知道已經是鬥不過麵前這個小兒了,不如拜服。王重陽這時又大講酒陽真經和酒陰真經。把4人聽的是連連點頭,佩服此兒小小年紀,造詣已然如此出眾,不愧為神童,又加上在大站的時候,王重陽又總站在他們4人中間,4人就送了他一個“中神童”的稱號。
自此以後,江湖上就喊開了:東鞋西賭南地北蓋中神童的名號,5人被稱為當世五大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