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隻是一個角色

何謂領導者?

一提到領導者,現在很多人會拋出“天賦論”,認為要做領導者需要相當高的天賦和能力才行。

但是,我認為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我想提醒朋友們不要誤解領導者的概念,領導者,說到底就是一個團隊或組織在開展工作中的一個“角色”,領導者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也不具有高於他人的價值。

如果你認為“身為領導者,我必須得具備威信,才能服眾”的話,那麼這種思想必然會表現在行動中。

用命令的口吻對部下講話,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部下,同時認為自己必須在任何方麵都比部下強,結果,無形中就給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壓力,造成了不必要的煩惱……當我回顧自己的職業經曆時也發現,我第一次當上領導者的時候,也認為“自己應該在各個方麵都比部下強”,結果這種想法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在實際工作中,有時分配到我團隊中的,全都是比我工作經驗更加豐富的成員;有時分配給我的團隊成員橫跨多個領域,而且個個都是“領域內的專家”。而我作為團隊領導者,領導過各種各樣的團隊,從領導實踐中我發現,作為領導者,人性的成熟度和專業領域內的優勢並不是必需的。

我領導過的團隊中,曾經有比我大15歲的成員。在工作之餘,我甚至把他當作父輩看待,還和他討論過“為父之道”。團隊中還曾有過公司內頂尖的技術人員,雖然在工作上我是他的領導,但我對他在專業領域的意見絕對滿懷敬意,還經常向他征求意見。

領導者,說到底就是一個“角色”。

換句話說,一個領導者,有必要磨煉作為領導者的技巧,但絕對沒有必要在所有領域都比團隊成員強。

想做一個好的領導者,最先做的就應該是放鬆心情。

團隊領導者與經理的區別

據說,最近“不想當團隊領導者”的人越來越多。

他們不想當領導者的理由大多是“管理事務越來越多,工作沒什麼意思了”“自由時間減少了,肉體上、精神上的負擔都增加了”“本來我就不是能高人一等的類型”……研究領導力的權威人物——哈佛大學的約翰·科特(John P.Kotter)曾經指出,領導能力和管理能力原本就不是一回事。團隊領導者和經理,不管在職責上,還是在培養方法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順便說一句,約翰·科特對領導者和經理下了如下定義。

領導者:看透變化的趨勢,指出組織應該前進的方向,並描繪出美好願景,激發相關人員的積極性,帶領組織朝著描繪出的美好願景前進的人。

經理:按照既定目標對組織進行管理,帶領組織實現目標的人。

對於科特的定義我進行了整理,並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於是便有了我的定義:“領導者應該以性善說為基礎,激發人的幹勁兒”,“經理應該以性惡說為基礎,對人進行管理”。

這樣一來,我們就能看出,本節開頭中很多人“不想當團隊領導者”的理由中,大部分都是經理該做的事。

在現實的商務工作中,很多情況下會要求一個人同時具備領導者和經理雙方麵的能力,所以,他們容易把不想當經理的理由誤認為是不想當領導者的原因。

在領導者和經理這兩個似是而非的角色、兩種貌同實異的能力中,本書著眼於領導者(領導力),為讀者朋友們介紹扮演好領導者這一角色,充分發揮出領導力所應掌握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