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培養劉禪成為合格乃至優秀的接班人,劉備開始親自照看劉禪的日常生活。就這樣,不知不覺三年過去了。
三年來,劉禪從目不識丁變得能流利的背誦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的經典著作了。中間,劉備又把平民出身的劉封認為義子。劉備的義子和親子的名字蘊意深刻:劉封,劉禪。封禪,這說明劉備的誌向極其遠大啊。為了劉備的遠大目標,劉備麾下的大小官員沒有理由懈怠,沒有理由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他們隻能埋下頭,任勞任怨的苦幹。
三年來,劉備終於過上不用四處奔波的日子了,他占據的荊州和益州大部分地區獲得空前的發展機遇。而他的對手曹操,這三年來過的很逼仄。
曹操的逼仄和苦悶,並不是因為天災人禍,也不是因為劉備的強勢崛起,而是繼承人的問題。這一年,春暖花開,曹操也過了七十大壽。俗話說:七十古來稀。四十歲之前,曹操過著跌宕起伏的日子,四十歲之後,他便過著辛苦和危險並存的軍旅生活。如此的日子,能活到七十歲,曹操也算是奇葩啊。
年過七旬,曹操真心覺得自己身體的各方麵都大大不如以前了。所以,近年來,曹操都在考慮讓誰繼承曹氏家業?是長子曹丕?次子曹植?還是勇猛無敵的三子曹彰?
此時,曹操一方不用曹氏族人也能發動大規模戰爭,所以一武技見長的曹彰便被曹操排除在外。曹氏家族的繼承人隻能在曹丕和曹植之間選拔。
曹操本人文武雙全,他的兒子曹丕和曹植也是。曹丕和曹植各種才能大致相當,但是性情方麵:曹丕偏外向,曹植偏內向。
本來按照世俗的規則,曹丕是長子,是有優先的順位繼承權的,但是有一段時間,曹操下令所有的官員極其家眷不得穿華麗的服飾,唯獨曹丕沒有遵從。這一點讓曹操極其失望。
在曹丕失寵的時期,曹植在楊修的輔助下,表現的格外優秀。由此,漸漸獲得曹操的歡心。不過,等楊修被曹操殺死後,曹植便開始表現的一般。
曹操也曾向麾下謀士司馬懿、荀彧、荀攸、陳群、崔誕等人詢問繼承人的問題。麵對這個問題,隻有毒士賈詡沒有發表自己的看法,其餘人都是坦誠的向曹操說出自己的想法。結果:一半人支持曹丕,一半人支持曹植。不過,雖然曹植是陳群的女婿,陳群還是根據自己的認識,向曹操推薦曹丕。
由於曹操沒有及時的宣布誰是繼承人,以至於大部分官員武將開始分成二個集團,分別支持曹丕和曹植,這個局麵不是曹操所能掌控的了。但是冥冥之中,曹操體感到:自己百年之後,曹丕和曹植之間肯定會為爭權大動幹戈的。
兄弟相爭肯定會消耗曹氏集團力量的,如果那個時候劉備趁火打劫……曹操想到這處,頭疼欲裂啊。
這三年來,曹操和劉備消停了,江東集團小動作一直不斷啊:吳王太史慈麾下對峙的二派——以諸葛瑾為首的主攻荊州派和以甘寧為首的主攻曹操派,已經脫離吳王太史慈的管製,各自向荊州和青州地界發動小規模的攻勢。
諸葛靖率兵一鼓作氣拿下江陵郡,最後被關羽和張飛率兵擋住江東軍的攻勢。對峙之中,江東老將程普舊傷複發,不治而死;而劉備一方,猛將魏延在激戰中幸運的進入先天之境,成為一名超級猛將。這個變化是諸葛瑾始料未及的。
麵對江東軍凶猛的進攻,諸葛亮及時的重新布局,調兵遣將:將超級猛將張任和嚴顏調回益州,把廖化派往荊州,這樣以來,便形成關羽、張飛、魏延、廖化四名超級猛將主持荊州的戰事。經過一番血戰,關羽等將領重新奪回了江陵郡城,完敗了以諸葛瑾為首的江東軍。
江東軍在荊州戰場失利,但是在青州地界,卻把曹軍打的節節敗退。這隻江東軍由甘寧帶隊,高順、蘇爾曼等將領輔助,即便是張遼和曹彰領軍與之對抗,也不是其對手。經過一番血戰,江東軍便把曹軍的勢力逼退到徐州。由此,青州靠近大海的區域,從南到北都歸屬江東集團了。
南北通道的打通,幽州牧公孫瓚也秘密前往揚州,拜見了吳王太史慈。此時,曾經的校尉已經是王爺的爵位,太史慈的官階比公孫瓚還要高三級啊。不過二人見麵,還是以兄弟相稱。
至此,幽州和江東集團的聯係更加密切了。
一年後,曹操、劉備、太史慈三方達成協議:三方勢力,不締結盟約;任何二方開戰時,第三方不得插手,在背後下黑手。
這個不成文的協議才生效,曹操再次聚兵五十萬又從南邊和西方進攻劉備。此時的劉備經過數年的發展,麾下兵力也達到二十萬。
和四年前一樣,雙方在荊州汝南戰場再次僵持,不分勝負;但是在西方戰場,曹操一方兵分三路:分別從天水城進攻武都城,從陳倉進攻平陽關,從眉城進攻五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