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不錯,此時正值秋日。
此句乃是劉禹錫的《秋風引》。
吟誦此詩的是一位老者,年旬過百,蓬頭白發,胡須也成白色,但臉色紅潤,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望著遠方。
遠方是什麼?為什麼觀望如此入神?遠方是一望無際的湖麵,湖麵上飄蕩著一艘破舊的小木船,這位老者衣衫襤褸,破舊不堪,高聲吟誦著劉禹錫的《秋風引》,從老者的眼神中看得出他似乎對這首詩很是滿意,因為他笑了,嘴角在微笑,眼睛也笑了。
為什麼他的眼睛會笑?沒有人能讀得懂他微笑的含義。
老者不遠處一個娃娃坐在湖邊,模仿老者的樣子,望著遠方。
一個娃娃望著遠方?在思考什麼?真的隻是模仿?
這娃娃已過五個春秋,眼睛透亮,猶如明月的皎潔,時不時的微笑,招人疼愛。
一個剛來到這個世上,還未經世,一個年旬過百,曆經世間種種險惡。
兩人坐在這裏很久了,至始至終沒有言語一句,毫不相幹的兩人卻能心靈彙通?沒有這個道理,莫非兩人都是瘋子?不是!世上沒有比這兩人更聰明的人了。
娃娃笑了,是幼稚的笑。
老者笑了,是未仆先知的笑。
老者料到了什麼?是不是有人要死?
老者輕輕掠起已身至百丈之外,正好落在飄蕩在湖麵的破木船上。
沒有槳,沒有東風,船卻在緩緩遊動,可想之老者的內力有多深厚,武功更是深不可測,也沒有人會想到一個過百的老者會身懷絕技。
船早已消失於霧霾之中,娃娃始終微笑地看著遠方。
“倘若十年之後我們再次相會,便是緣分,江湖風塵落魄處,欣見後生若知己......”
一個蒼老有力的聲音傳來,娃娃下意識的環視四周,不見人影,莫非是老者說給娃娃聽的?但老者已經消失之甚遠,千裏傳音?江湖上能千裏傳音的又有幾人?這位老者是誰??
娃娃不再理會,也沒打算理會,現在這片樹林靜的可怕,偶爾傳來鳥叫聲,湖邊是垂柳,垂柳後麵便是密密麻麻的樹林,娃娃沒有害怕,因為這是他常來的地方,早就習慣了這裏的安靜,一直以來這裏都是沒有人的,陪伴他的隻是遠處湖麵上的破船,今天遇見這位老者,這位古怪的老者。
但娃娃沒有問老者的出處,因為越是奇怪的事情越問不出結果,娃娃在一年前就懂這個道理,所以沒有問,隻是微笑,靜靜地看著老者遠去。
.........。
娃娃起身要趕往家去,因為此時太陽西去,正是用飯的時候,再不回去就要挨罵了,是父親的罵。
娃娃的家,大廳正門朝南,走廊彎彎曲曲,庭院內布滿假山假水,書柳成蔭,白牆青瓦,院門是木製紅色大門,門前兩座石雕獅子,門前上方高高的掛著個橫著的門匾,上麵寫著“蕭府”兩個大字。
說到蕭府大家無所不欣然起敬,蕭府裏的主子“蕭正”,也是娃娃的父親,為人剛正不阿,時常幫父老鄉親打抱不平,上告官府沒有一次打敗的官司,其實蕭正本是生意人,經商布料,茶葉,油鹽,生意之廣北到京城,南至江浙,勢力之大不可小覷,江湖人士和官府不敢輕易冒犯,因為蕭正的手下過千,並且身邊有兩大高手護身。
其中一人是北虎劉生,此人以虎拳曾轟動江湖,沒有人不知曉,一身硬功夫,內力極其深厚,破石如破紙一般,曾經一人被他一拳擊中腦部,頭顱頃刻間爆裂,血糊一片,不見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