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零售店不僅僅是一個專門出售蘋果產品的店鋪,還是一個讓用戶心理感覺愉悅並願意為之心動的地方。喬布斯曾說過:“從用戶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蘋果零售店一定要突出用戶體驗,這樣才能極大地滿足用戶內心的需求。”現實中,當用戶走進蘋果零售店的時候,可以在零售店裏獲得數字生活的多種體驗,這些體驗對於他們來說是心情愉悅的。用戶可以在iMac計算機上進行輕鬆有趣的視頻編輯、欣賞音樂等,還可以從App Store裏下載自己需要的應用軟件。此外,用戶還可以在店裏對蘋果產品進行各種測試,用產品設備玩遊戲、看電影,等等。雖然這會給產品本身帶來一定的磨損,也會耗費一定的資源,但蘋果還是堅持這樣做,因為他們相信,很多用戶心裏根本無法拒絕絕佳的用戶體驗,而當他們被吸引之後,就會瞬間了解蘋果,並最終做出購買行為。其實,蘋果讓用戶體驗產品的最大目的就是俘獲用戶的心。
可以說,蘋果零售商店的定位不是傳統意義上讓用戶購買產品的場所,更重要的是蘋果和用戶建立互信關係的開始。用戶在蘋果零售店裏不會感覺到購買的壓力,也確實體驗到了蘋果產品帶來的豐富多彩的生活。由於蘋果零售店中沒有收款員、售貨員,隻有提供專業與貼心服務的谘詢師以及蘋果用戶專家,而且這些人態度溫和,非常樂於回答用戶提出的關於蘋果的任何問題。更令人感到舒適的是,他們不會苦口婆心地去讓用戶購買任何一款產品,更多地隻會讓用戶多了解蘋果產品,並告訴他們蘋果產品的優勢所在。因為蘋果零售店裏的服務員大多和銷售產品無關,所以即使用戶沒有購買產品,店員也不會麵帶慍色。而傳統的零售商由於存在銷售壓力,為了完成自己的銷量,他們會一直向顧客推薦某種產品。這樣的方式不僅會讓顧客感覺到厭煩,還會讓其對產品本身的看法有所改變。而蘋果公司在這一點上則和他們截然不同。蘋果強調的是讓用戶擁有更好的體驗,他們認為用戶在購買某種產品時,如果從心理上對這種產品感興趣,或者對該產品的操作體驗感覺到愉悅,那麼,他們便會選擇主動購買產品,根本不需要別人向他們推薦。
蘋果零售商店的另外一個創新就是“天才吧”。有意思的是,蘋果將每名來店裏體驗的用戶看成是極具創造力的天才。很明顯,這個名字從心理學的角度就能使用戶內心感到愉悅,即蘋果的這個做法暗合了用戶的心理。比如,當某個家長聽說自己的孩子在蘋果天才吧裏麵體驗蘋果產品的時候,即使想要求孩子先把功課做完,也肯定不會將孩子拉回來。因為家長認為,孩子到天才吧體驗,是件有助於孩子成長的事情。
其實,很多公司和蘋果公司一樣,擁有同樣卓越的人才,同樣的資源優勢,而且這些公司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技術研發人員都不乏一些出色的人才,那麼為什麼他們沒有取得和蘋果一樣的成功呢?為什麼隻有蘋果公司能持續吸引用戶並賺到更多的錢呢?這關鍵與公司製度以及企業文化等方麵有關,企業隻有確保在這些方麵能激發並保持員工的創造力,才能像蘋果公司那樣不斷研發出令用戶心動的產品。
對於用戶對蘋果產品的狂熱現象,如果認真分析不難發現,這不僅是因為它通過具有創新意義以及讓用戶備感滿足的零售商店實現了盈利頗豐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蘋果懂得滿足用戶的心理,並對其實施有效控製,這不得不說是蘋果產品讓用戶狂熱的內在原因。